距2023年10月成考报名还有

距2023年04月自考报名预计

考试系统:

各市学考:

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的文言文知识点(二)

作者头像 粤秀教育
更新时间: 发布时间:

《谏逐客书》载于《史记-李斯列传》,作者为李斯,战国时期的楚国人,对于秦始皇统一全国起到重要作用,其散文长于说理,富有文采。这里的“书”不是书信,而是上书,奏章,为古代臣子向君主陈述政见的一种文体。

课文讲解

本文以秦国历史上四位君主纳客而成就帝业为据,说明客卿之功;列举大量事实说明英主不应该重物轻人,并从理论上面说明逐客与纳客的利害关系,从而指出逐客是不利于秦国事业发展的,逐客是错误的。

词语解释

1、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窃:私下;过:错误

2、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以:因此;殷盛:富足;乐用:乐于为国效力

3、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获:俘获;举:攻取;治强:富强

4、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散:使……散;从:合纵;西面:面向西;施:延续

5、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向使:当初假使;却:拒绝;内:纳

6、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跨:统一;制:制服

7、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让:排斥;择:选择;就:动词,成就;却:推却;明:光大

8、却宾客以业诸侯。(业:动词,使……建功立

9、来丕豹,公孙支于晋。来:使……来

10、强公室,杜私们。杜:杜绝

学习要点

本文第二段分析:采用归纳法,从历史上说理。以秦国历史上四个国君纳客而成就帝业。注意事项:要记住四个秦国的国君的名字及事情。

本文第三段分析:从现实说理。先用大量事实铺陈秦王爱的“物”全不是秦国出产的,与秦王用人上排斥客卿进行对比,然后指出重物轻人与秦王统一天下的目标相悖。

正反对比的论证说理方法

第二段:穆公,孝公,惠王,昭王等四君以“客之功”是正面论述,与“向使”的反面推理,构成对比;第三段:对物的“非秦者爱”与对人的“为客者逐”构成对比;第四段:“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与秦的“弃黔首以资敌国”构成对比;全文都是以纳客之利来对比逐客之害。

铺陈的写法,用铺陈写法,更大量运用排比句完成。第二段:“西取”“东得”“迎”“来”:“拔”“西并”“北收”“南取”“包”“制”。第三段:更是铺陈秦王喜欢珍宝,美色,音乐。

重点段落分析

文章第二自然段,划分层次为两层。

第一层“昔穆公求士——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证明秦国历史上任用客卿建功立业的事实。第二层,驱逐客卿是不对的。

采用论证方法,第一层是归纳法,第二层是对比法。

所列举的四位秦国国君任用客卿的侧重各,穆公争霸,孝公变法,惠王扩张,昭王安内。任用客卿各有侧重,有利突出客卿的多种作用。

文章第四自然段,这段的中心论点,论述了逐客之害。划分层次为两层,第一层“臣闻地广者粟多——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第二层“今乃——”

论证方法,第一层:类比法;第一层与第二层之间:对比法。修辞方法,排比,对偶。

原创申明:

(一)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以教育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信息由作者上传并发布,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

相关文章

广东学历提升微信交流群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资深老师进行交流、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