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2023年10月成考报名还有

距2023年04月自考报名预计

考试系统:

各市学考:

2022年成考高起点《语文》考点总结

作者头像 粤秀教育
更新时间: 发布时间:

成考高起点《语文》考试,所考的内容在语文学科基础知识方面,可以通过多读多背的方式复习,广东粤秀粤秀教育整理相关的知识点,可参考。

《季氏将伐颛臾》

1、《季氏将伐颛臾》选自《论语·季氏》,这是一篇以对话形式展开的驳论文。

2、《论语》是我国先秦时期的一部语录体散文集,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以记言为主。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和礼

3、“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这句话运用了类比论证法。意思是指:就如盲人遇到危险,不去扶持;将要摔倒了,又不去搀扶,那何必还要搀扶盲人的护理人呢?

4、“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这句话属于理论论据中的名人名言。孔子用这句古语为论据来驳斥冉有推卸责任的行为,这种论证方法属于演绎论证法。

5、《季氏将伐颛臾》所体现出的孔子的政治主张是治国以礼、为政以德。

2022年成考高起点《语文》考点总结

《寡人之于国也》

6、《寡人之于国也》选自《孟子·梁惠王上》,战国时期思想家。孟子和孔子合称孔孟,同属儒家学派。孟子主张仁政王道,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

7、“五十步笑百步”“非我也,兵也”在逻辑论证法上说是类比论证,在修辞上说是比喻。

8、“引君入彀”,是指使对方自己打自己,自己给自己挖坑,自己否定了自己。

9、《寡人之于国也》这篇文章中,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讽刺不行仁政的梁惠王。

10、孟子《寡人之于国也》的文句中,“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能体现其文主旨。

1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意思是,认真搞好学校教育,反复地以孝悌的道理教导百姓,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背着、顶着东西在路上行走了。

《秋水》

12、《秋水》选自《庄子》。庄子,战国思想家,庄子和老子同属道家学派,合称“老庄”。先秦诸子散文中,庄子最富有浪漫色彩。

13、《秋水》是一篇以对话方式展开说理的论说文,通篇采用寓言形式说理。

14、望洋兴叹、贻笑大方出自《秋水》。

15、庄子《秋水》中代表庄子观点的人物是北海若。

16、《秋水》一文在比喻说理中既用了对比论证,也用到了类比论证。

17、“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翻译:如果我没有来到您的身边,那就很危险了,我将要永远被明白大道理的人嘲笑。

18、“望洋向若而叹曰”翻译:抬头仰视着海神若叹息说。

19、“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翻译:不可与井底之蛙谈论大海,因为它的眼界受狭小居处的局限。

《大同》

20、《大同》选自《礼记·礼运》。《礼记》成书于西汉中期,是儒家学说的经典著作之一。

21、孔子在《大同》中始终将“大同”和“小康”社会对比着论述。孔子认为“大同”“小康”最根本的区别是所有制形式,“大同”是“天下为公”,“小康”是“天下为家”。

22、“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翻译:所以人们不只是敬爱他们自己的父母双亲,不只是抚爱他们自己的子女,使老人们都能安享晚年,壮年们都能被人用以各尽其能,年幼的儿童们都能健康成长,老而无妻、老而无夫、幼儿无父、老而无子以及身有残疾的人都能得到赡养,男人都有自己职业,女人都能及时出嫁。

《谏逐客书》

23、《谏逐客书》节选自《史记·李斯列传》,是李斯写给秦王赢政的奏章,也是一篇论说文。李斯是秦代著名的政治家,是秦代散文作家的代表人物。

24、《谏逐客书》始终运用正反并论、利害对举的对比论证方法。

25、“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翻译:现在却抛弃百姓,来帮助敌国,驱逐客卿,来使别国诸侯建功立业。

26、《谏逐客书》的中心论点:逐客错误,文章中的语句是“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以上知识点是成考高起点《语文》科目考试内容,考生可参考复习,更多的考试内容,建议结合大纲、教材等资料备考。想了解广东成人高考的考生,可咨询广东粤秀粤秀教育在线老师。

原创申明:

(一)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以教育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信息由作者上传并发布,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

相关文章

广东学历提升微信交流群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资深老师进行交流、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