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2023年10月成考报名还有

距2023年04月自考报名预计

考试系统:

各市学考:

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知识点(四)

作者头像 粤秀教育
更新时间: 发布时间: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1、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是以善恶评价为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意念所维持的,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2、道德现,分别是道德意识现象,道德规范现象,道德活动现象。

3、职业,人们由于特定的社会分工和生产内部的劳动分工,而长期从事专门业务和特定职责,并以此作为主要社会生活来源的社会活动。

4、道德的起源,一是劳动是道德产生的根源,二是社会分工是道德形成的关键。

5、职业道德,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工作或劳动过程中,所应遵循的、与其特定职业活动相适应的行为规范。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官学体系最完备的历史时期;我国私人讲学之风发端于春秋战国,盛于两汉与唐宋。

春秋战国时期最大的私学是儒墨两大学派创立的,儒家私学以孔子最盛,孔子为私学创始人。

6、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从事教师劳动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须具备的道德素质。

7、教师职业理想,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努力做一名优秀教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的崇高职业理想。必须做到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献身教育事业、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8、教师职业责任,是指从事职业活动的人必须承担的职责和任务,往往是通过具有法律和行政效力的职业章程或职业合同来规定的。

9..教育人道主义原则,是教师在教育劳动过程中,应当从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原则出发,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协调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并以人道主义的言行影响、培养学生。

10.教书育人原则,是教师既要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又要自觉地用人类崇高的思想、高尚道德去塑造学生的灵魂,并把二者有机地统一同来。

11、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在教师职业道德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统领整个教师职业道德体系。

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是集体主义;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应提倡和遵循人道主义原则、教书育人原则、全面发展原则。

12、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最早由孔子提出。是指教师用自己的行为作为学生行为的准则,成为可资的行为表率,可效法的榜样。它是社会向教师提出的要求,也是教师进行自我修养的目标和职业活动规范。

13、教师职业义务,是教师对学校、学生、学生家长、学校领导和教师集体所承担的责任,所应履行的职责。

14、教师职业良心,是教师在教育劳动中对教师责任的自觉意识,是教师在自觉履行教书育人的义务过程中所形成的道德责任感和自我评价能力;是教师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信念在教师意识中的有机统一。它是教师的社会道德义务经过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转化为教师内心准则和教师品德的结果。

15、教师职业荣誉,是对教师职业行为的社会价值作出的公认的客观评价和主观意向。包括自我意识的荣誉和社会客观评价的荣誉两个方面。

原创申明:

(一)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以教育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信息由作者上传并发布,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

相关文章

广东学历提升微信交流群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资深老师进行交流、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