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2023年10月成考报名还有

距2023年04月自考报名预计

考试系统:

各市学考:

2022年成人高考大学语文专升本试题及答案(下)总结分享

作者头像 粤秀教育
更新时间: 发布时间:

对于像大学语文这样的需要死记硬背很多知识点的科目来说,多做题其实是有利于知识点记忆的。为了帮助考生们备考,广东粤秀粤秀教育准备了一份成人高考大学语文专升本试题及答案,考生们可以用来练习。

2022年成人高考大学语文专升本试题及答案(下)总结分享

4、阅读题: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问:

(1)“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两句采用了什么表现方法?答:对比。

(2)这两句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答:反映了贫富悬殊、尖锐阶级对立的现实。同时也揭露了统治者不顾百姓的死活。

(3)请找出这段文字中的喻体和被喻体。答:喻体;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被喻体: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2、阅读下面一段话,然后回答问题: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问:(1)在这段文字中河伯的心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答:由沾沾自喜到自识其丑,“望洋兴叹”。

(2)引起河伯心态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答:因为它离开了黄河狭小的天地,看到了大海辽阔的景象,才感到了自己的渺小。

(3)河伯心态变化说明了什么?答:说明人的认识要受到所处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4)从这段文字中可以引出一个怎样的成语?答:望洋兴叹。

5、 阅读题: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问:

(1)“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两句采用了什么表现方法?答:对比。

(2)这两句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答:反映了贫富悬殊、尖锐阶级对立的现实。同时也揭露了统治者不顾百姓的死活。

(3)请找出这段文字中的喻体和被喻体。答:喻体;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被喻体: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2、阅读下面一段话,然后回答问题: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问:(1)在这段文字中河伯的心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答:由沾沾自喜到自识其丑,“望洋兴叹”。

(2)引起河伯心态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答:因为它离开了黄河狭小的天地,看到了大海辽阔的景象,才感到了自己的渺小。

(3)河伯心态变化说明了什么?答:说明人的认识要受到所处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4)从这段文字中可以引出一个怎样的成语?答:望洋兴叹。

6、阅读题:

1、阅读下面一段话,然后回答问题: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民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五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贵盗粮”者也。

问:

(1)给这段文字划分层次,并概括每层的大意。

答:到“此五帝三五之所以无敌也”为第一层,后面是第二层。前面写纳客之利,后面写逐客之害。前后形成对比。

(2)请找出这段文字的中心句。

答:前一层的中心名是“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后一句的中心句是“此所谓藉寇兵而贵盗粮也”。

(3)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

答:类比法和对比法。

(4)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两种修辞方法?

答:比喻、排比、对偶。

2、阅读下面一段话,然后回答问题:

伏惟圣明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郞署,本图官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徽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问:

(1)给这段文字划分层次,并归纳每层的大意。

答:第一层至“特为尤甚”,打出“圣朝以孝治天下”的旗号,作为自己不能奉召出仕的最重要的道德依据。第二层至“在所希翼”,表明自己不能奉召出仕,并不是忠于前朝,保全名节,以打消晋武帝的疑虑。第三层,叙述祖孙二人相依为命的情况,表明自己尽孝祖母的心迹。

(2)文中的“圣朝”、“伪朝”分别指哪一个具体朝代?

答:圣朝指晋朝(西晋),“伪朝”指蜀汉。

(3)作者特意标举“圣朝以孝治天下”,这是运用了什么说理方法?

答: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4)“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答:比喻。

原创申明:

(一)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以教育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信息由作者上传并发布,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

广东学历提升微信交流群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资深老师进行交流、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