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2022年10月成考报名还有

距2022年04月自考报名预计

考试系统:

各市学考:

2023机械工程专业认证通过的高校有哪些

作者头像 逢考必过
更新时间: 发布时间:

2023机械工程专业认证通过的高校有哪些

2023年机械工程专业认证通过的高校(大学)有38所,以下是具体名单(仅供参考):

2023机械工程专业认证通过的高校有哪些

2023年机械工程专业认证通过的高校(大学)名单

序号 学校名称 专业名称 有效期开始时间 有效期截止时间 备注
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机械工程 2007年6月 2019年12月
2 浙江大学 机械工程 2007年6月 2026年12月(有条件) 2020年1月至

2020年12月不在有效期内

3 东南大学 机械工程 2007年12月 2026年12月(有条件) 2020年1月

至2020年12月不在有效期内

4 上海交通大学 机械工程 2008年12月 2026年12月(有条件)
5 清华大学 机械工程 2010年1月 2021年12月
6 北京工业大学 机械工程 2010年1月 2024年12月(有条件)
7 华南理工大学 机械工程 2011年1月 2013年12月
8 北京科技大学 机械工程 2012年1月 2023年12月
9 西安交通大学 机械工程 2012年1月 2023年12月
10 吉林大学 机械工程 2013年1月 2024年12月(有条件)
11 浙江工业大学 机械工程 2013年1月 2024年12月(有条件)
12 北京交通大学 机械工程 2014年1月 2025年12月(有条件)
13 东北大学 机械工程 2014年1月 2025年12月(有条件)
14 昆明理工大学 机械工程 2014年1月 2025年12月(有条件)
15 北京理工大学 机械工程 2015年1月 2023年12月
16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机械工程 2016年1月 2024年12月(有条件)
17 长春工业大学 机械工程 2017年1月 2025年12月(有条件)
18 南京理工大学 机械工程 2017年1月 2025年12月(有条件)
19 天津理工大学 机械工程 2018年1月 2023年12月
20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机械工程 2018年1月 2023年12月
21 温州大学 机械工程 2018年1月 2023年12月
22 青岛科技大学 机械工程 2018年1月 2023年12月
23 中国矿业大学 机械工程 2019年1月 2024年12月(有条件)
24 河海大学 机械工程 2019年1月 2024年12月(有条件)
25 江南大学 机械工程 2019年1月 2024年12月(有条件)
26 常熟理工学院 机械工程 2019年1月 2024年12月(有条件)
27 济南大学 机械工程 2019年1月 2024年12月(有条件)
28 郑州大学 机械工程 2019年1月 2024年12月(有条件)
29 大连交通大学 机械工程 2020年1月 2025年12月(有条件)
30 东华大学 机械工程 2020年1月 2025年12月(有条件)
31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机械工程 2020年1月 2025年12月(有条件)
32 南通大学 机械工程 2020年1月 2025年12月(有条件)
33 华侨大学 机械工程 2020年1月 2025年12月(有条件)
34 江西理工大学 机械工程 2020年1月 2025年12月(有条件)
35 武汉科技大学 机械工程 2020年1月 2025年12月(有条件)
36 五邑大学 机械工程 2021年1月 2026年12月(有条件)
37 西南石油大学 机械工程 2022年1月 2027年12月(有条件)
38 新疆大学 机械工程 2022年1月 2027年12月(有条件)

什么是专业认证?

大学专业认证是国外的认证机构依据着某一特定的标准,对国内的大学专业进行认证的过程。

专业认证是一种资格认证,是一项国际认证,具有较高的含金量,经过认证的高校专业,在同样签署过这项条例的国家和地区都有其效力,彼此间相互认同对方高校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专业认证的好处:

1、可以指导高考学生和家长选报已通过认证的专业点;

2、通过认证的专业可提高国内同行的竞争力,以招收更多优秀学生入学;

3、可以帮助高校专业点建立健全高效的学生培养目标达成的教学管理体系;

4、开展专业认证工作,有助于促进我国工程教育的改革,加强工程实践教育,进一步提高工程教育的质量;

5、吸引企业界的广泛参与,进一步密切工程教育与产业界的联系,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对产业的适应性。

考证的时候所需要的工作经验等报考条件可以相对放宽些。比如,你考注册××师的话可以比没通过的学校的毕业生提前一年。部分考试可以免考基础学科。对于这些专业的毕业生来说,在国内申请资格认证、申请研究生时,将享有当地毕业生的待遇。同时在就业、资格认证、水平评价等方面,也将享受优惠政策。

华南理工大学介绍

华南理工大学,简称“华工”,位于广州市,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是教育部与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A类)、“211工程”、“985工程”,入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为建筑老八校、卓越大学联盟、中俄工科大学联盟、中欧工程教育平台、粤港澳大湾区物流与供应链创新联盟、中英大学工程教育与研究联盟成员,全国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是以工见长,理工结合,管、经、文、法、医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原名华南工学院,最早可溯源至1918年成立的广东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正式组建于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时期,是以中山大学工学院、华南联合大学理工学院、岭南大学理工学院工科系及专业、广东工业专科学校为基础,调入湖南大学、武昌中华大学、武汉交通学院、南昌大学、广西大学等五所院校部分工科系及专业组建而成,为新中国四大工学院之一;1960年成为全国重点大学;1988年更名为华南理工大学。据2020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校园分为三个校区,五山校区位于天河区石牌高校区;大学城校区位于番禺区广州大学城内;广州国际校区位于番禺区创新城。

北京科技大学介绍

北京科技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和教育部共建高校、教育部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首批北京市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入选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是北京高科大学联盟、中欧工程教育平台、中俄工科大学联盟、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和中国人工智能教育联席会理事单位。1952年,由天津大学(原北洋大学)、清华大学、唐山铁道学院、山西大学、北京工业学院、西北工学院等高校的部分系科组建为北京钢铁工业学院;1960年,更名为北京钢铁学院;1988年,更名为北京科技大学。据2019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海淀、管庄2个校区,占地约80.39万平方米,校舍建筑总面积97万平方米;共有教职工总数3368人,其中专任教师1836人;设有14个二级学院、53个本科专业;拥有1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0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3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已形成研究生教育、全日制本科、高职教育和继续教育多层次、较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西安交通大学介绍

西安交通大学(Xi’an Jiaotong University)简称“西安交大”,位于陕西省会西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的副部级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由教育部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位列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国家“七五”“八五”重点建设高校、211工程、985工程首批重点建设高校,2011计划牵头高校,环太平洋大学联盟、九校联盟(C9)、珠峰计划、111计划、卓越计划、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全球能源互联网大学联盟、中俄交通大学联盟、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新丝绸之路大学联盟发起高校,中国人工智能教育联席会理事长单位,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中国三所开设少年班高校之一。学校是中国最早兴办的高等学府之一,肇始于1896年创建于上海的南洋公学,1921年改称交通大学,1956年国务院决定交通大学内迁西安,为交通大学西安部分,1959年定名西安交通大学。2000年与西安医科大学、陕西财经学院合并。2017年学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总数列全国第二,2018年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总数列全国第一。截至2020年4月,学校兴庆、雁塔、曲江、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四个校区占地约8000亩;拥有博士后流动站2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2个,专业学位博士点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43个,专业学位硕士点27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8个列全国第七;15个学科进入世界学术机构前1%,2个学科进入前1‰,工程学进入前1‱;教职工6285人;在校生42379人,其中研究生21383人。

原创申明:

(一)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以教育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信息由作者上传并发布,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

相关文章

广东学历提升微信交流群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资深老师进行交流、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