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2022年10月成考报名还有

距2022年04月自考报名预计

考试系统:

各市学考:

全国211大学全部排名名单一览表(2023年参考)

作者头像 逢考必过
更新时间: 发布时间:

我国211大学是有非常多考生报考的院校,作为我国实力最为顶尖的一批高校,211大学的排名情况是非常多考生想要知道的,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全国211大学全部排名名单一览表,供2023年考生参考。

全国211大学全部排名名单一览表(2023年参考)

全国211大学全部名单一览表

我国211大学一共有112所,包括211大学的分校的话,一共有117所,全国211大学一共分为八个档次,具体的211大学名单如下:

友情提示:大家如果想要了解自己能上什么大学及专业,可以在本文前后“输入分数,查看能上的大学”,旗胜志愿会根据分数为大家推荐合适的大学及专业。

1、211大学第一档(2所)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

2、211大学第二档(7所)

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

3、211大学第三档(23所)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同济大学、南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天津大学、东南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中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4、211大学第四档(7所)

中央民族大学、东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湖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

5、211大学第五档(36所)

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河海大学、江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暨南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南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上海财经大学

6、211大学第六档(9所)

北京外国语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体育大学、中央音乐学院、大连海事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

7、211大学第七档(23所)

北京工业大学、天津医科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内蒙古大学、辽宁大学、延边大学、东北农业大学、上海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安徽大学、福州大学、南昌大学、郑州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西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贵州大学、云南大学、西北大学、新疆大学

8、211大学第八档(5所)

石河子大学、青海大学、西藏大学、宁夏大学、海南大学

全国211大学全部排名名单一览表(2023年参考)

全国211大学全部排名一览表

小编根据校友会2022年中国大学排名,为大家整理出全国211大学全部排名,在全部211大学排名中第一名是北京大学、第二名是清华大学、第三名是上海交通大学、第四名是浙江大学、第五名是武汉大学。

全国211大学全部排名:

全国排名 学校名称 星级排名
1 北京大学

8★

2 清华大学 8★
3 上海交通大学 8★
4 浙江大学 8★
5 武汉大学 8★
6 南京大学 8★
6 复旦大学 8★
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8★
9 华中科技大学 7★
10 中国人民大学 8★
10 天津大学 7★
10 北京师范大学 7★
12 西安交通大学 7★
13 吉林大学 7★
14 山东大学 7★
14 国防科技大学 8★
15 中山大学 7★
16 南开大学 7★
17 哈尔滨工业大学 7★
18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7★
19 四川大学 7★
20 同济大学 7★
21 厦门大学 7★
22 北京理工大学 7★
23 东南大学 7★
24 华南理工大学 6★
25 大连理工大学 6★
25 华东师范大学 6★
26 中南大学 7★
26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7★
28 中国农业大学 7★
29 东北大学 6★
30 湖南大学 6★
30 电子科技大学 6★
32 兰州大学 6★
33 北京科技大学 6★
34 重庆大学 6★
35 武汉理工大学 6★
35 南京理工大学 6★
37 西南大学 6★
37 华中师范大学 5★
38 中国海洋大学 6★
39 暨南大学 5★
40 河海大学 6★
40 南京师范大学 5★
41 北京交通大学 5★
42 南京农业大学 5★
43 华东理工大学 5★
44 苏州大学 5★
45 华中农业大学 6★
46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5★
46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5★
48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5★
49 合肥工业大学 5★
50 西南交通大学 5★
5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5★
52 西北大学 5★
52 湖南师范大学 5★
53 郑州大学 5★
53 东北师范大学 5★
57 北京邮电大学 6★
57 华南师范大学 5★
58 哈尔滨工程大学 5★
59 上海财经大学 6★
60 云南大学 5★
61 上海大学 5★
62 西南财经大学 5★
63 东华大学 5★
63 中国政法大学 6★
64 海军军医大学 6★
65 北京化工大学 5★
67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6★
69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6★
69 北京外国语大学 6★
70 南昌大学 5★
70 中国传媒大学 6★
71 太原理工大学 5★
72 北京工业大学 4★
72 空军军医大学 6★
73 江南大学 5★
75 陕西师范大学 4★
77 中国矿业大学 6★
79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5★
81 福州大学 4★
82 北京林业大学 6★
83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5★
84 安徽大学 4★
85 中央民族大学 6★
90 长安大学 4★
91 辽宁大学 4★
93 贵州大学 4★
96 中央财经大学 5★
98 北京体育大学 6★
99 河北工业大学 4★
99 北京中医药大学 6★
100 东北农业大学 4★
103 东北林业大学 4★
105 四川农业大学 4★
105 中国药科大学 5★
108 新疆大学 4★
113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4★
114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4★
115 天津医科大学 4★
116 上海外国语大学 5★
119 大连海事大学 4★
122 广西大学 4★
123 华北电力大学 4★
129 内蒙古大学 4★
143 海南大学 3★
167 石河子大学 3★
170 宁夏大学 3★
170 延边大学 3★
175 中央音乐学院 6★
200 西藏大学 3★
216 青海大学 3★

全国211大学全部排名名单一览表(2023年参考)

部分211大学简介

北京化工大学介绍

北京化工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教育部共建高校,北京高科大学联盟、智能制造新工程师校企联盟成员,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入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北京化工大学原名北京化工学院,始建于1958年,隶属于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领导。1971年,与北京化纤工学院合并组建新的北京化工学院。1978年,北京化纤工学院从学校分出。1994年,学校更名为北京化工大学。1996年,北京化工管理干部学院并入学校。1998年,学校划转教育部直接管理。2007年,成为教育部、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和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共建高校。截至2018年12月,学校由3个校区、2个基地组成,总占地面积约3000亩,总建筑面积93万余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00亿元,科研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0.9亿元,图书馆藏书170余万册;共有教职工2500余人,其中院士8人(含双聘3人);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5575人,研究生6789人(含博士974人);设有16个学院,开办55个本科专业;拥有7个博士后流动站,8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8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

北京邮电大学介绍

北京邮电大学(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简称北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为北京高科大学联盟、中国人工智能教育联席会、CDIO工程教育联盟创始成员,入选国家“111计划”、“2011计划”、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一流网络安全学院建设示范项目高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全国邮政行业人才培养基地。北京邮电大学创建于1955年,原名北京邮电学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所邮电高等学府,隶属原邮电部。1960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1993年,更名为“北京邮电大学”。2000年,划入教育部直属高校行列。据2019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北京邮电大学有西土城路校区、沙河校区、宏福校区和小西天校区,在江苏无锡和广东深圳分别设有研究院;下设研究生院、17个学院和1个教学部;全日制本、硕、博学生及留学生近23000名,正式注册的非全日制学生近55000名;教职工总数2183人,其中专任教师1435人;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2个(含一级学科博士点10个);有7类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有43个本科专业;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

原创申明:

(一)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以教育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信息由作者上传并发布,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

相关文章

广东学历提升微信交流群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资深老师进行交流、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