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2022年10月成考报名还有

距2022年04月自考报名预计

考试系统:

各市学考:

2023首都医科大学学费多少一年(各专业收费标准)

作者头像 逢考必过
更新时间: 发布时间:

2023年首都医科大学各专业学费:法学专业5000元/年;生物医学工程专业5500元/年;假肢矫形工程专业5500元/年;基础医学专业6000元/年;临床医学专业6000元/年;精神医学专业6000元/年;具体看以下表格:

2023首都医科大学学费多少一年(各专业收费标准)

首都医科大学各专业学费收费标准一览表(2023参考)

注:数据来自于2022年招生计划(仅供参考),一般学费无太大变化。如有变动,以学校官方最新消息为准。

2023首都医科大学学费多少一年(各专业收费标准)

专业名称 学制 学费
机器人工程(蜀山校区) 四年 5400
法学 四年 5000
生物医学工程 四年 5500
假肢矫形工程 四年 5500
基础医学 五年 6000
临床医学 五年 6000
精神医学 五年 6000
眼视光医学 五年 6000
口腔医学 五年 6000
预防医学 五年 6000
中医学 五年 6000
药学 四年 6000
临床药学 五年 6000
中药学 四年 6000
康复治疗学 四年 6000
医学检验技术 四年 6000
医学实验技术 四年 6000
医学影像技术 四年 6000
卫生检验与检疫 四年 6000
护理学 四年 6000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四年 5000
公共事业管理 四年 5000
儿科学 五年 6000
助产学 四年 6000

2023首都医科大学学费多少一年(各专业收费标准)

首都医科大学各项奖助学金目录及资金对象申请条件

奖学金

首都医科大学本专科学生奖励种类为了鼓励学生刻苦学习、奋发进取,引导学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凡德智体全面发展或在科研创新、学习进步、社会工作、文体活动等方面成绩优异、表现突出者,均可按评选规定参评各项奖励,获奖者将依据《首都医科大学本专科学生奖励规定(试行)》给予奖励,设立奖项有:一、荣誉称号:1.三好学生(5%)2.优秀学生干部(3%)3.优秀毕业生(15%)二、综合奖学金:1.金奖(10名)2.优秀奖学金(长学制及本科25%,高职高专15%)一等奖学金(长学制及本科5%,高职高专3%)二等奖学金(长学制及本科8%,高职高专5%)三等奖学金(长学制及本科12%,高职高专7%)三、单项奖学金(合计不超过9%):1.科研创新及学习进步奖2.社会工作奖3.文体活动奖四、专项奖学金:农村卫生人才专项奖学金一等奖(20名),二等奖(40名)。(仅限临床专业北京郊区定向班学生和专科定向班学生)。五、国家类奖学金:1.国家奖学金(按上级部门的分配名额进行评选)2.国家励志奖学金(按上级部门的分配名额进行评选,仅限经济困难生参评)3.国防生奖学金(全体国防生)六、其他奖学金1.凡对国家、社会、学校做出特殊贡献并为学校赢得荣誉的集体或个人,学校将根据实际情况予以奖励。2.社会捐助设立的奖项以当年实际情况而定。

助学金

首都医科大学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途径一、新生入学绿色通道1.北京生源需持材料:《入学通知书》和《北京市城市(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北京市城市居民生活困难补助金领取证》或《北京市低收入家庭救助证》(市民政局印制)之一的原件及复印件1份,且证件在有效期之内。2.外地生源需持材料:《入学通知书》和《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原件2份,复印件1份,公章清晰有效,公章必须为户口所在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以上民政部门的公章,村委会公章无效,有盖章人员的签字和联系电话)。3.凡持上述材料者,即可通过困难生绿色通道,办理入学手续(缓交学费)。通过绿色通道入学的新生,在无法完成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情况下,必须按规定办理国家助学贷款,以补充应缴纳的学费。二、困难生经济补助凡我校正式注册的在校全日制本专科(含长学制、高职)学生,外地生源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生源地最低人均生活标准,北京生源需持有北京市城市(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北京市城市居民生活困难补助金领取证》或《北京市低收入家庭救助证》三证之一,且证件在有效期之内,均可提出困难申请。申请困难生资格,要准备以下材料:1.本人书面申请书(黑色签字笔书写)。2.北京生源学生原则上应提供《北京市城市(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北京市城市居民生活困难补助金领取证》或《北京市低收入家庭救助证》复印件之一,且证件在有效期之内。3.外地生源应提供《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复印件1份。4.对于申请认定为特困生的学生:如单亲家庭或孤儿者,应提供相关证明或材料;父母一方为残疾人,应提供残疾证复印件;父母一方长期重病者,应提供家庭所在地区二等甲级医院以上(含二等甲级)相关医疗证明;为烈士、优抚家庭子女者,应提供相关证明或材料;入校前已接受社会资助者,应提供相关证书复印件或证明。5.困难生资格认定工作每学年第一学期进行一次,第二学期进行复核。三、勤工助学具有我校困难生资格的学生在校期间可申请勤工助学岗位,学校按文件规定给予一定报酬。四、学校的其他资助项目:1.国家助学金:按照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办法》,凡我校正式注册的在校全日制本专科(含长学制、高职)学生,具有我校当年经济困难学生资格,能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诚实守信,道德品质优良,遵守校规校纪,无违法乱纪行为;参加学校或班级组织的各项活动及勤工助学活动;热爱所学专业,勤奋学习,积极向上,生活俭朴者均可申请,经学院上报,由学校审核评定。国家助学金分为一等国家助学金(4500元/年)和二等国家助学金(2300元/年)。2.社会助学专项基金:凡我校正式注册的、符合评选条件的在校全日制经济困难的本专科(含长学制、高职)学生,可参评其他助学专项基金,如“爱心成就未来”、“学子阳光”、“新长城助学项目”等。五、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是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支付在校学习期间所需学费的银行贷款,它由学生或其合法监护人向家庭所在地的农村信用社、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办理,不需担保或抵押。生源地贷款办理方式便捷,还款形式多样快捷,且还贷年限较长。原籍已开展生源地贷款的新生,必须在原籍贷款,具体申请条件和办理程序请参考《高等学校学生资助政策简介》或向生源地民政部门咨询。六、国家助学贷款1.贷款对象和条件:贷款对象为被我校认定为困难生资格,且学习态度端正,成绩优良,无法在家庭所在地办理生源地信用贷款的在校学生。2.贷款方式及金额:每学年申请一次,申请额度为6000元。3.贷款程序:(1)申贷学生凭《入学通知书》、《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外地生源)或者《北京市城市(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北京市城市居民生活困难补助金领取证》或《北京市低收入家庭救助证》复印件之一(北京生源)、身份证、全家户口本复印件等材料于开学报到后向所在学院提出申请。(2)未满18周岁学生和已婚学生还需另外提供《家属同意确认书》。表格和样式可从学生处网页下载。下载地址:http:///col/col834/还款办法:(1)助学贷款在学生毕业后六年内还清。毕业后贷款利息由本人负担。(2)如借款学生未按照合同约定偿还贷款本息,贷款银行将依法追究违约责任,并计收罚息,有权在相关媒体曝光不良记录。(3)提前还款时必须贷款学生本人亲自前往北京银行办理还款手续,不得请他人代理。首都医科大学学生处

2023首都医科大学学费多少一年(各专业收费标准)

首都医科大学介绍

首都医科大学建校于1960年,是北京市重点高等院校,是北京市人民政府、国家卫生计生委、教育部共建学校。已故著名泌尿外科专家、两院院士、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吴阶平教授为首任校长。
学校校本部设有10所学院和1所研究院,包括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化学生物学与药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中医药学院、卫生管理与教育学院、护理学院、燕京医学院、全科医学与继续教育学院、国际学院;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学校现有20所临床医学院暨附属医院,包括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第三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第四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第五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第六临床医学院)、附属复兴医院(第八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第九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胸科医院(第十临床医学院)、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第十一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地坛医院(第十二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儿科医学院)、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口腔医学院)、附属北京安定医院(精神卫生学院)、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产医学院)、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中医药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肿瘤医学院)、附属北京康复医院(北京康复医学院)、附属北京潞河医院(潞河临床医学院)、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康复医学院),以及预防医学教学基地(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学校还设有38个临床专科学院、专科学系、中心。
学校学科力量雄厚。现有8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56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含中医);14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培育)学科;4个北京市一级重点学科,6个北京市二级重点学科,1个北京市重点交叉学科,2个北京市一级重点建设学科,6个北京市二级重点建设学科,1个北京地区高等学校学科群。5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4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8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有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1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按照三级学科统计,有59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和7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具有所有医学及医学相关学科的硕士、博士专业学位授予权。有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学校本专科专业齐全,设置的长学制专业中有临床医学(包括儿科方向)和口腔医学;本科专业中有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药学、中医学、中药学、护理学、生物医学工程、假肢矫形工程、康复治疗学、公共事业管理(卫生管理)、医学实验技术、法学(卫生法学)、临床药学、医学检验技术等16个专业。高职高专教育设有护理、医学检验技术、药学等14个专业。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1018人,其中研究生3352人,长学制学生1564人,本科生3604人,高专高职生1983人,留学生515人;成教学生4865人。学校培养医学与医学相关学科的学术型和应用型人才,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目前有教育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项目4个;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和10个市级特色专业;7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和18门市级精品课程,5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5个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和1个市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5个北京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和1个素质教育基地;7个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和11个市级优秀教学团队,1名国家级教学名师和20名市级教学名师。通过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学校共获得教育教学成果奖国家级特等奖1项、二等奖7项、优秀奖1项,市级特等奖2项、一等奖15项、二等奖23项。2015年学校高水平通过了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
学校具有较强的学术发展与科研实力,在校本部和附属医院拥有一批国家级和市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的基础上,建有高水平的国家级、市级研究和培训机构,如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卫生部全科医学培训中心、北京市全科医学培训中心、首都卫生管理与政策研究基地等。有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9个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4个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科技部重点领域优秀创新团队。学校“人脑保护高精尖创新中心”纳入首批北京高校创新中心。近5年来,学校承担了国家“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基金,以及国家教育部、卫生计生委、科技部、北京市科委、北京市教委等科研项目2769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1365项),累计科研经费20.07亿元;获得各类各级奖励66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4项、北京市科技奖21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奖2项、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项、中华医学科技奖20项、吴阶平医学奖5项、茅以升北京青年科技奖1项;获得专利授权387项。神经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基础免疫学、医学图像处理、生物信息检测与处理、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心脏内外科、肾移植、呼吸内科、消化内科、口腔生物医学、眼科、耳鼻咽喉科、小儿血液病等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
学校和附属医院现有教职员工和医务人员38982人(校本部1545人,附属医院37437人)。有院士6人,特聘顾问11人,正高职称2064人,副高职称3448人。其中教授769人(校本部97人,附属医院672人)副教授1172人(校本部226人,附属医院946人);博士生导师436人(校本部81人,附属医院355人),硕士生导师834人(校本部143人,附属医院691人)。校本部和附属医院总占地面积151.6万平方米(校本部23.3万平方米附属医院128.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49.3万平方米(校本部35.9万平方米,附属医院213.4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221.0亿元(校本部27.6亿元,附属医院193.4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7.2亿元(校本部15.0亿元,附属医院12.2亿元);图书馆藏书151.7万册(校本部85.7万册,附属医院66.0万册);住院病床18773张。
学校有良好的教学科研辅助设施,建有图书馆、档案馆、医学实验与测试中心、信息与通讯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临床检测中心、实验动物部、学报编辑部、校史馆、中医研修学院及首都国医名师馆、生命与健康博物馆(筹)、后勤服务集团、校医院等健全的技术服务平台。
学校十分重视国际、国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瑞典、挪威、香港、台湾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和相关单位签订了友好交流合作协议。先后接待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和学生数百人来校进行学术交流和参观访问。目前,我校聘请的外籍专家共30人,聘请的外国及港澳台地区客座教授73人;在校学历教育海外学生552名,覆盖40多个国家和地区。学校海外学生涵盖了本科、硕士、博士研究生及进修生。同时,学校积极选送教师、科研人员和管理干部出国进修,参加学术会议和考察访问。
建校50多年来,学校形成了“扶伤济世、敬德修业”的校训、“爱国奉献、艰苦奋斗、救死扶伤、严谨求实”的校风和“勤学、博思、求精、创新”的学风,并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学校文化标识系统。同时,不断以首医人的奋斗历程丰富着“首医精神”的文化宝库,激励着首医人继续团结奋进。
校党委始终把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推动事业科学发展作为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冲锋中建先锋”的党建理念深入人心。学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不断加强学生德育和教育管理工作。2007年,学校获评北京市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
全体首医人求真务实、齐心协力、自主创新、和谐发展,正在努力将首都医科大学建设成为立足首都、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医科大学。

2023首都医科大学学费多少一年(各专业收费标准)

原创申明:

(一)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以教育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信息由作者上传并发布,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

相关文章

广东学历提升微信交流群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资深老师进行交流、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