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2022年10月成考报名还有

距2022年04月自考报名预计

考试系统:

各市学考:

2023海南大学学费多少一年(各专业收费标准)

作者头像 逢考必过
更新时间: 发布时间:

2023年海南大学各专业学费:金融学专业4600元/年;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4600元/年;法学专业4600元/年;材料类专业4600元/年;电子信息类专业4600元/年;思想政治教育专业4600元/年;具体看以下表格:

2023海南大学学费多少一年(各专业收费标准)

海南大学各专业学费收费标准一览表(2023参考)

注:数据来自于2022年招生计划(仅供参考),一般学费无太大变化。如有变动,以学校官方最新消息为准。

2023海南大学学费多少一年(各专业收费标准)

专业名称 学制 学费
机器人工程(蜀山校区) 四年 5400
金融学 四年 4600
国际经济与贸易 四年 4600
法学 四年 4600
材料类 四年 4600
电子信息类 四年 4600
思想政治教育 四年 4600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四年 4600
汉语言文学 四年 4100
英语 四年 4600
俄语 四年 4600
日语 四年 4600
旅游管理类 四年 4600
传播学 四年 4600
数学与应用数学 四年 4600
应用物理学 四年 4600
应用化学 四年 4600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四年 60000
海洋科学 四年 4600
生态学 四年 4600
生物科学 四年 4600
生物技术 四年 4600
车辆工程 四年 4600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四年 4600
自动化 四年 4600
软件工程 四年 13600
信息安全 四年 460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四年 4600
土木工程 四年 4600
化学工程与工艺 四年 4600
海洋工程与技术 四年 4600
环境科学 四年 4600
生物医学工程 四年 4600
食品科学与工程 四年 4600
建筑学 五年 4600
风景园林 四年 4600
农学 四年 4100
园艺 四年 4100
植物保护 四年 4100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 四年 4600
农业资源与环境 四年 4100
动物科学 四年 4100
动物医学 五年 4100
林学 四年 4100
园林 四年 4600
水产养殖学 四年 4100
药学 四年 4600
会计学 四年 4600
工商管理 四年 4600
农林经济管理 四年 4600
行政管理 四年 4600
土地资源管理 四年 4600
物流管理 四年 4600
酒店管理 四年 60000
会展经济与管理 四年 50000
戏剧影视文学 四年 6600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四年 4600
少数民族预科班 四年 1800
人工智能 四年 4600
密码科学与技术 四年 4600

2023海南大学学费多少一年(各专业收费标准)

海南大学各项奖助学金目录及资金对象申请条件

奖学金

1、国家在学校设立的奖助学金有:(1)国家奖学金,评选对象为德智体全面发展、出类拔萃的优秀学生,奖金8000元/人。(2)国家励志奖学金,面向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奖金5000元/人。(3)国家助学金,面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标准为一档每年3500元/人、二档每年2500元/人。2、海南省政府在学校设立的奖助学金有:海南省优秀贫困生奖学金,面向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奖金4000元/人。3、学校设立的奖助学金主要有:(1)农科类专业新生奖学金,面向第一专业志愿报考园林、水产养殖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动物科学、动物医学、植物生产类(农学、植物保护、园艺)、林学类(林学、森林保护)、种子科学与工程、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管理、园艺(草坪科学与工程方向)、植物保护(农药与农产品安全方向)等农科类专业的优秀新生,一次性发放奖金2万元/人,每年奖励80人。(2)录取就读林学类(林学、森林保护)、种子科学与工程、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管理、园艺(草坪科学与工程方向)、植物保护(农药与农产品安全方向)专业的学生,在校四年每学年按应缴学费的50%给予学费补助,毕业后在海南省涉农涉林行业创业就业连续服务满三年的毕业生,还可申请并获得四年应缴学费的50%奖励。(3)综合奖学金,面向品学兼优的学生,分为四个等级,奖金分别为特等综合奖学金4000元/人、一等综合奖学金2500元/人、二等综合奖学金1500元/人、三等综合奖学金1000元/人,评选比例不超过参评学生总人数的20%。单项奖学金分为社会服务奖、学习进步奖、文体优秀奖,奖学金标准为300元/人。(4)农科专业奖学金,面向农科专业二年级以上(含)且未获得农科专业新生奖学金的学生,分为三个等级,奖金分别为:一等农科专业奖学金2000元/人、二等农科专业奖学金1000元/人、三等农科专业奖学金500元/人,分别按农科类各年级专业学生人数的5%、10%、38%评定。(5)宝钢优秀学生奖,奖金为人民币1万元/人;学校从“宝钢优秀学生奖”获奖者中择优提名推荐候选人1名,参与宝钢教育奖评审工作委员会“宝钢优秀学生特等奖”评审,奖金为人民币2万元/人。(6)何康农业教育科研奖学金,面向品学兼优的经济困难学生,奖金4000元/人。(7)海南大学教育基金会“吴旭奖学金”,面向品学兼优学生,奖金8000元/人。(8)海南大学教育基金会“吴旭助学金”,用于资助我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金额3000元/人。(9)海南大学——雅居乐地产助学金,用于资助在校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资助金额为5000元/人。(10)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中国海油大学生助学基金”,用于资助在校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资助金额每年3000元/人。(11)“双困”毕业生就业扶助金,资助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资助金额800元/人。

助学金

勤工助学:学校每年设立了1400多个校内固定岗位及2000多个校外岗位。临时困难补助:对因家庭遭受突然变故、疾病等不可抗逆因素导致生活陷入困境的学生,经申请审核后可给予适当经济扶持;绿色通道:为经济困难的新生入学来校报到时开通“绿色通道”;助学贷款:积极配合金融机构,协助经济困难学生申请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社会保障:大学生统一纳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范围,每年缴交40元,可享受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待遇。

2023海南大学学费多少一年(各专业收费标准)

海南大学介绍

海南大学是于2007年8月由原华南热带农业大学与原海南大学合并组建而成的海南省属综合性重点大学,是海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财政部共建高校。2008年12月,经国家批准成为“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17年确定为海南省“双一流”重点建设高校。
原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创建于1958年,与创建于1954年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紧密结合,并称“热作两院”,被誉为我国热带农业科教领域的“双子星”。“两院人”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唯一在北纬18°—24°范围内大面积种植橡胶成功的国家,并由原来的植胶空白国,奇迹般地崛起为世界第五大产胶国。学校由此奠定了在橡胶和热带农业研究领域独一无二的地位。原海南大学于1983年在一片荒滩地上艰苦起家,到合并前建起了全省规模最大、社会辐射力和影响力广泛的学科专业体系,成为省属综合性重点大学,为海南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建校57年来,周恩来、朱德、董必武、叶剑英、邓小平、胡耀邦、王震等老一辈革命家,江泽民、胡锦涛、李鹏、朱镕基、温家宝、贾庆林、曾庆红、李岚清、尉健行、刘延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亲临学校视察,给予亲切关怀;历届海南省委、省政府领导对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关怀备至、倾力支持;社会各界和广大海外华人华侨、港澳台同胞捐资兴建办公楼、教学楼、图书馆、学术中心、学生活动中心等重要项目,设立了多项奖(助)学金,有力地推动了学校发展。
学校现有海甸、儋州和城西三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5160多亩,海甸主校区滨海抱湖,海水入湖,湖海交融,椰风海韵,建有体育馆、田径运动场、游泳池、足球场、篮球场、排球场、网球场、乒乓球场和木球场等完备的场馆服务设施,是求知治学的理想之地。在编教职工257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790余人、高级职称教师近1100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670余人。双聘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中组部“千人计划”国家特聘教授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1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5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26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0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7人。
学校面向全国31个省(市、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37000余人,其中普通本科生33000余人,硕士、博士研究生3000余人,国际学生471?人。
学校“立足海南,面向全国,辐射东南亚”,突出“热带、海洋、旅游、特区”四大特色,现有学科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农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十大门类。现有四大学部、19个学院(部),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培育学科1个),16个省部级重点学科;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5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20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1个专业学位点,84个本科专业;拥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含1个培育基地),16个国家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4个省部级工程研究中心;设有博士后流动站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教学名师奖2项、国家级特色专业8个,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2个,农业部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个。
学校承担1项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和20项国家级“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立大学生创新院,为学生自主创新创业活动提供广阔的平台,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获李克强总理点赞;学校大力实施教学质量工程,举办冬季小学期,邀请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教学名师等国内外百余位专家前来授课,使学生能够分享到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开设文理科实验班,探索精英人才个性化培养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天津大学等高校联合培养本科生,与企业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近年来,我校学生先后获得了“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和优秀创作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特等奖、大学生英语演讲大赛特等奖和优秀组织奖、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等500多项国家和省部级奖励。涌现出“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全国三好学生”等一大批优秀青年典型。
学校与境外29个国家和地区的143所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校际关系,与境内外10家机构开展合作,实施校际交换学生项目和中外人才培养合作项目(包括“1+2+1”、“2+2”、“2+1+1”、“3+1+1”、“2+2+1”等项目)以及学生海外高技能培训、专业实习、假期研修、暑期带薪实习、“双一流”留学(择优资助优秀本科生到世界一流大学插班学习一学年)项目。2016年共有320名优秀本科生前往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新加坡、马来西亚、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国家及港澳台地区的高校交流学习。2016年共招收各类留学生543人,学校已建立起学历层次完整的“学士-硕士-博士”留学生人才培养体系。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工作,为学生的成长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多年来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左右,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2017年有450名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被推荐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或中国科学院等研究机构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或直博生,其中“985工程”、“211工程”高校、中国科学院和国家重点研究所等接收人数占总接收人数的94%。
学校顺应形势的发展变化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潮流,牢牢抓住“一带一路”、海洋强国、国际旅游岛建设三大机遇,力争到2020年,把学校建设成为高质量人才培养基地、高水平科技创新基地、高层次社会服务基地和高品位文化传承创新基地,成为综合实力进入国内同类院校先进行列、在国内和东南亚有较大影响的有特色、高水平“211工程”大学和全国百强高校,为推动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崛起作出重要贡献。
海南大学是于2007年8月由原华南热带农业大学与原海南大学合并组建而成的海南省属综合性重点大学,是海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财政部共建高校。2008年12月,经国家批准成为“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17年确定为海南省“双一流”重点建设高校。
原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创建于1958年,与创建于1954年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紧密结合,并称“热作两院”,被誉为我国热带农业科教领域的“双子星”。“两院人”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唯一在北纬18°—24°范围内大面积种植橡胶成功的国家,并由原来的植胶空白国,奇迹般地崛起为世界第五大产胶国。学校由此奠定了在橡胶和热带农业研究领域独一无二的地位。原海南大学于1983年在一片荒滩地上艰苦起家,到合并前建起了全省规模最大、社会辐射力和影响力广泛的学科专业体系,成为省属综合性重点大学,为海南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建校57年来,周恩来、朱德、董必武、叶剑英、邓小平、胡耀邦、王震等老一辈革命家,江泽民、胡锦涛、李鹏、朱镕基、温家宝、贾庆林、曾庆红、李岚清、尉健行、刘延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亲临学校视察,给予亲切关怀;历届海南省委、省政府领导对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关怀备至、倾力支持;社会各界和广大海外华人华侨、港澳台同胞捐资兴建办公楼、教学楼、图书馆、学术中心、学生活动中心等重要项目,设立了多项奖(助)学金,有力地推动了学校发展。
学校现有海甸、儋州和城西三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5160多亩,海甸主校区滨海抱湖,海水入湖,湖海交融,椰风海韵,建有体育馆、田径运动场、游泳池、足球场、篮球场、排球场、网球场、乒乓球场和木球场等完备的场馆服务设施,是求知治学的理想之地。在编教职工257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790余人、高级职称教师近1100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670余人。双聘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中组部“千人计划”国家特聘教授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1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5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26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0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7人。
学校面向全国31个省(市、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37000余人,其中普通本科生33000余人,硕士、博士研究生3000余人,国际学生471?人。
学校“立足海南,面向全国,辐射东南亚”,突出“热带、海洋、旅游、特区”四大特色,现有学科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农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十大门类。现有四大学部、19个学院(部),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培育学科1个),16个省部级重点学科;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5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20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1个专业学位点,84个本科专业;拥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含1个培育基地),16个国家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4个省部级工程研究中心;设有博士后流动站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教学名师奖2项、国家级特色专业8个,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2个,农业部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个。
学校承担1项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和20项国家级“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立大学生创新院,为学生自主创新创业活动提供广阔的平台,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获李克强总理点赞;学校大力实施教学质量工程,举办冬季小学期,邀请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教学名师等国内外百余位专家前来授课,使学生能够分享到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开设文理科实验班,探索精英人才个性化培养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天津大学等高校联合培养本科生,与企业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近年来,我校学生先后获得了“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和优秀创作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特等奖、大学生英语演讲大赛特等奖和优秀组织奖、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等500多项国家和省部级奖励。涌现出“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全国三好学生”等一大批优秀青年典型。
学校与境外29个国家和地区的143所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校际关系,与境内外10家机构开展合作,实施校际交换学生项目和中外人才培养合作项目(包括“1+2+1”、“2+2”、“2+1+1”、“3+1+1”、“2+2+1”等项目)以及学生海外高技能培训、专业实习、假期研修、暑期带薪实习、“双一流”留学(择优资助优秀本科生到世界一流大学插班学习一学年)项目。2016年共有320名优秀本科生前往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新加坡、马来西亚、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国家及港澳台地区的高校交流学习。2016年共招收各类留学生543人,学校已建立起学历层次完整的“学士-硕士-博士”留学生人才培养体系。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工作,为学生的成长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多年来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左右,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2017年有450名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被推荐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或中国科学院等研究机构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或直博生,其中“985工程”、“211工程”高校、中国科学院和国家重点研究所等接收人数占总接收人数的94%。
学校顺应形势的发展变化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潮流,牢牢抓住“一带一路”、海洋强国、国际旅游岛建设三大机遇,力争到2020年,把学校建设成为高质量人才培养基地、高水平科技创新基地、高层次社会服务基地和高品位文化传承创新基地,成为综合实力进入国内同类院校先进行列、在国内和东南亚有较大影响的有特色、高水平“211工程”大学和全国百强高校,为推动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崛起作出重要贡献。

2023海南大学学费多少一年(各专业收费标准)

原创申明:

(一)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以教育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信息由作者上传并发布,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

相关文章

广东学历提升微信交流群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资深老师进行交流、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