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2022年10月成考报名还有

距2022年04月自考报名预计

考试系统:

各市学考:

2023广西医科大学学费多少一年(各专业收费标准)

作者头像 逢考必过
更新时间: 发布时间:

2023年广西医科大学各专业学费:社会工作专业5000元/年;运动康复专业5000元/年;英语专业5000元/年;翻译专业5000元/年;生物技术专业5500元/年;医学信息工程专业5500元/年;具体看以下表格:

2023广西医科大学学费多少一年(各专业收费标准)

广西医科大学各专业学费收费标准一览表(2023参考)

注:数据来自于2022年招生计划(仅供参考),一般学费无太大变化。如有变动,以学校官方最新消息为准。

2023广西医科大学学费多少一年(各专业收费标准)

专业名称 学制 学费
机器人工程(蜀山校区) 四年 5400
社会工作 四年 5000
运动康复 四年 5000
英语 四年 5000
翻译 四年 5000
生物技术 四年 5500
医学信息工程 四年 5500
生物医学工程 四年 5500
麻醉学 五年 6400
临床医学 五年 7500
精神医学 五年 6400
医学影像学 五年 6400
口腔医学 五年 7500
预防医学 五年 7500
妇幼保健医学 五年 6400
药学 四年 6400
临床药学 五年 6400
法医学 五年 6400
康复治疗学 四年 6400
医学检验技术 四年 6400
医学实验技术 四年 6400
卫生检验与检疫 四年 6400
护理学 四年 6400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四年 5500元/学年
公共事业管理 四年 5500
护理 三年 8000
医学美容技术 三年 8000
康复治疗技术 三年 8000
健康服务与管理 四年 5500
儿科学 五年 6400
医疗保险 四年 5500
养老服务管理 四年 5500

2023广西医科大学学费多少一年(各专业收费标准)

广西医科大学各项奖助学金目录及资金对象申请条件

奖学金

奖学金、助学金(根据相应条件评定后发放)1、国家奖学金:按规定评选,每生每学年8000元。2、国家励志奖学金:按规定评选,每生每学年5000元。3、广西区人民政府奖学金:按规定评选,每生每学年3000元。4、学校奖学金:特等奖每生每学年2000元,占参评人数的2‰。一等奖每生每学年1000元,占参评人数的1%。二等奖每生每学年600元,占参评人数的4%。三等奖每生每学年300元,占参评人数的7%。5、西部开发助学工程助学金:我校为广西五个受助院校之一,在学生入学前向当地有关门部申请。四年制每生20000元,五年制每生25000元(每生每学年5000元,每学年第一学期发3000元,第二学期发2000元),学费根据每学年成绩确定全免、半免或不减免。6、邓洁彬奖学金:每学年8名,每生每学年2000元。7、民族预科生奖学金:每生每学年500元。8、广州助学金:按规定评选,每生每学年1000元。9、国家助学金:按规定评选,一等助学金每学年2500元;二等助学金每学年1500元。10、稻盛京瓷西部开发奖学金:每学年25名,每生每学年800元。11、真龙奖学金:按规定评选,每生每学年3000元。12、贫困学生可向银行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参加校内外勤工助学来完成学业。

助学金

2023广西医科大学学费多少一年(各专业收费标准)

广西医科大学介绍

广西医科大学创建于1934年11月21日,坐落在具有“绿城”之称的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校本部占地面积70多万平方米。学校是全国建校较早的22所医学院校之一,是全国最早定点招收外国留学生、港澳台学生和华侨学生的8所医学院校之一,是教育部批准的有招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英语授课)留学生资格的首批30所高校之一,是广西政府重点建设的大学,是广西医学教育、医学研究、临床医疗和预防保健的中心。2008年,学校获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成绩。2011年,作为国家正式实施医学专业认证后的第一所医学院校通过了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全国第三所大学接受并通过了护理学专业试点认证。目前学校正向着“立足广西,面向全国,辐射东盟,走向世界,以医学为特色优势,医学相关的理、工、文、管、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区域性高水平的教学研究型医科大学”的目标不断迈进!
专业门类:
学校现拥有医学、理学、工学、文学、管理学、法学等六大学科门类。设有27个学院/系(含9个非直属临床医学院),2个教学部,40个研究室、所、中心。已形成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完整的医学教育培养体系,是广西高层次医学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设有本科专业16个、高职专业13个,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优质专业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省级教学团队7个,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等4个专业为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国家级质量工程项目12项、省级72项。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4396人,其中高职生3340人,本科生7101人,硕士生2948人,博士生253人,留学生754人。学生来自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港澳台地区,以及19个国家。1978年开始招收留学生,至今留学生来源国已达54个。
师资力量:
学校现有教职工(含附属医院教、医、研人员)3634名,其中正高职称446名,副高职称759名,学术型博士生导师96名,专业型博士生导师47名,学术型硕士生导师441名,专业型硕士生导师452名,专任教师1178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名,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6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7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2名,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31名,广西“八桂学者”3名、“特聘教授”3名,中华医学会专业学会常委、委员46名,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编委36名,广西医学会各专业学会主任委员49名,还有一批优秀人才被选为国家级和省级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等人才工程重点培养对象。
教学条件:
学校开展本科教育80年、硕士研究生教育36年、博士研究生教育30年,长学制教育14年,形成了从本科到博士后完整的培养体系,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硕士、第二批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共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二级学科2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0个、二级学科46个,博士专业学位培养单位1个,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单位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1个,广西高校重点学科12个,广西重点实验室4个,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5个,广西人才小高地3个。国家联合地方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1个,广西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团队2个,广西科技创新团队1个,广西高校人才小高地创新团队11个。
科研力量:
学校高度重视科学研究,在广西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研究方面,如在血红蛋白研究、蛇毒研究、心血管疾病防治、区域高发肿瘤防治、药物创制研究、肝脏移植、断指再植、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地中海贫血防治等研究领域达到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十一五”以来,获省级以上课题1669项,其中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72项,获得项目和资金居于广西高校前列,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广西科学技术进步特别贡献奖、广西科技进步奖等各类奖138项,申请并获得授权专利14件,发表SCI论文661篇,论文质量和学术影响力大幅提升。主办有《中国癌症防治杂志》、《结直肠肛门病外科杂志》、《广西医科大学学报》3种学术期刊,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实习基地:
学校现有81个临床教学实习基地(含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全科医学实践教学基地),5个校外研究生培养基地,1个医学人文技能培训基地,12所附属医院均为“三级甲等”医院,其中3所直属附属医院(第一附属医院、附属肿瘤医院、附属口腔医院)是广西规模最大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或专科医院,引领壮乡高等医学教育、医学科学研究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第一附属医院是广西历史悠久、专科配备最齐全、医疗设备最先进、技术力量最雄厚、规模最大的省级综合性医院,是全国“百佳”医院、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附属肿瘤医院是广西唯一的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社区服务与康复为一体的省级三级甲等肿瘤医院。附属口腔医院是广西口腔医学专业技术人员最多、专业最齐全的省级三级甲等口腔专科医院,首批获得全国百姓放心医院的称号,承办两年一届的中国-东盟国际口腔医学交流与合作论坛,影响深远。
基础设施:
学校具备优质的教学、科研、医疗设施。拥有良好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和教学公共设施,学校临床技能培训中心是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总面积3000平方米,配备300多件高端现代化教学设备和多媒体教学录播监控回放系统。教学用计算机4163台,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实验室座位17003个。图书馆馆藏书刊116.72万册,电子图书15230GB,数字资源23130GB。校园信息网络功能优良,“千兆(1Gbps)为主干,百兆到桌面”,覆盖全校区及直属附属医院。学校和下辖的三所直属附属医院教学、科研、医疗设备先进,拥有激光共聚焦扫描系统、超高速CT等大批现代化的设施设备。
对外交流:
学校历来注重对外学术交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先后派出优秀教师和科研人员3000多人次到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丹麦、瑞典、日本、韩国、澳大利亚、越南、泰国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医院、医疗或研究机构、学术机构讲学、留学、进修、攻读学位及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并建立了稳定的学术交流渠道和合作关系。接待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来校访问、讲学、交流与科研合作4000多人次。
学生素质: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创建了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一体的学习和训练的“三基”教育模式和早期接触临床、早期接触科研、早期接触社会实践的“三早”培养模式。同时,通过开展人文医学执业技能培训,开设“杏湖讲坛”学术讲座、“未来学术之星”大学生科研课题研究论坛、“开放性实验项目”、主题党团活动社会实践、学术志愿者活动、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等系列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针对家庭困难学生,设置“绿色入学通道”,通过“奖、贷、助、补、减、缓”等措施,没让一个学生因家庭贫困而辍学,形成了以爱为核心的医学人文精神文化特色。调查显示,广西各用人单位对医大毕业生总体满意率达99.65%。
就业成效:
毕业生主要面向全国各级医疗卫生单位、医学院校就业,少部分去往政府机关、国企、部队、外企和私营企业,各专业毕业生均可继续升学或出国深造。对于毕业时仍未实现就业的毕业生,学校提供就业见习基地,帮助其最终实现就业。迄今,学校已培养了3.7万余名各层次医学人才,他们已成为引领广西高等医学教育、医学科学研究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骨干力量。2008~2013年,学校总体就业率均达93%以上,毕业生就业专业对口率达88%,市级就业率达86.46%,就业质量高;国家医师资格考试(临床执业医师)平均通过率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9.84%。学校连续六年荣获“全区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多次在广西就业工作会议上作典型经验介绍;2009年荣获“全国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作为广西唯一高校,被评为“2009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

2023广西医科大学学费多少一年(各专业收费标准)

原创申明:

(一)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以教育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信息由作者上传并发布,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

相关文章

广东学历提升微信交流群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资深老师进行交流、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