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2022年10月成考报名还有

距2022年04月自考报名预计

考试系统:

各市学考:

2023重庆邮电大学学费多少一年(各专业收费标准)

作者头像 逢考必过
更新时间: 发布时间:

2023年重庆邮电大学各专业学费:经济学类专业5600元/年;法学类专业4500元/年;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4500元/年;数学类专业4500元/年;机械类专业5600元/年;电子信息类专业5600元/年;具体看以下表格:

2023重庆邮电大学学费多少一年(各专业收费标准)

重庆邮电大学各专业学费收费标准一览表(2023参考)

注:数据来自于2022年招生计划(仅供参考),一般学费无太大变化。如有变动,以学校官方最新消息为准。

2023重庆邮电大学学费多少一年(各专业收费标准)

专业名称 学制 学费
机器人工程(蜀山校区) 四年 5400
经济学类 四年 5600
法学类 四年 4500
外国语言文学类 四年 4500
数学类 四年 4500
机械类 四年 5600
电子信息类 四年 5600
自动化类 四年 5600
计算机类 四年 5600
工商管理类 四年 4500
电子商务类 四年 4500
应用物理学 四年 4500
生物信息学 四年 4500
通信工程 四年 40000
电子信息工程 四年 28000
医学信息工程 四年 5600
软件工程 四年 9000
信息安全 四年 5600
数字媒体技术 四年 5600
生物医学工程 四年 5600
工程管理 四年 4500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四年 5600
邮政工程 四年 5600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四年 5600

2023重庆邮电大学学费多少一年(各专业收费标准)

重庆邮电大学各项奖助学金目录及资金对象申请条件

奖学金

我校学生奖学金面向全体学生,助学金面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符合相应条件者均可申请。奖学金种类多、金额高、覆盖面广(获奖学金的学生比例达25%),具体设置如下:1.新生奖学金(1)IT精英培养资助计划详见“IT精英培养资助计划”简介。(2)优秀新生奖学金参评对象:以第一志愿报考我校并以第一专业志愿录取的高考成绩优秀的新生。评选比例及金额:按照各学院当年实际录取人数的2%评选,一次性奖励5000元/人(与IT精英培养资助计划不重复享受,奖励金额就高不就低)。2.综合奖学金(1)优秀学生奖学金:奖励特等奖5000元/人·学年,一等奖3000元/人·学年,二等奖1000元/人·学年,三等奖500元/人·学年;(2)国家奖学金:奖励8000元/人·学年;(3)国家励志奖学金:面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奖励5000元/人·学年;(4)郭长波奖学金:面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奖励5000元/人·学年;(5)春华秋实奖学金:奖励8000元/人·学年。3.企业奖(助)学金(1)长飞奖学金:由长飞光纤光缆有限公司赞助,奖励8000元/人·学年;(2)通鼎奖学金:由通鼎集团有限公司赞助,一等奖奖励4000元/人·学年,二等奖奖励3000元/人·学年;(3)中天科技奖学金:由中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赞助,奖励3000元/人·学年;(4)南都奖学金:由南都电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赞助,奖励3000元/人·学年;(5)代小权奖学金:由赛龙通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代小权先生赞助,奖励5000元/人·学年;(6)中国四联·重庆川仪奖学金:由中国四联仪器仪表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川仪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赞助,奖励2000元/人·学年;(7)西山科技奖(助)学金:由重庆西山科技有限公司赞助,设有奖学金和助学金两个类别:奖学金:特等奖奖励10000元/人·学年;一等奖奖励3000元/人·学年;二等奖奖励2000元/人·学年;三等奖奖励1000元/人·学年;助学金:一等资助3000元/人·学年;二等资助2000元/人·学年;三等资助1000元/人·学年;(8)共进奖学金:由深圳市共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赞助,奖励10000元/人·学年;(9)SKhynix创造人才奖学金:由SK海力士半导体(重庆)有限公司赞助,奖励5000元/人·学年;(10)文輦助学金:由福建省南安市远达石材有限公司赞助,面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3000元/人·学年,同时面向120名家庭经济困难优秀高中学生,资助1000元/人·学年;(11)诺言·璇·阳光助学基金:由北京梅泰诺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志勇先生赞助,面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额资助在校期间的学费、生活费和其他日常开支。4.单项奖学金我校学生参加省部级及以上的科技、文体、艺术比赛获奖以及公开发表文章,均可申请单项奖学金,奖励金额根据学生参加科技和文体艺术竞赛获奖等级予以评定,最高金额为10000元/作品,学生多个作品获得多项奖励可累计评奖。

助学金

我校一方面积极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奋学习,努力争取获得奖学金,另一方面也积极采取多种措施开展资助工作。主要资助措施包括:1.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每学年评定一次。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得者每学年可获得5000元的奖励,国家助学金获得者每学年可获得2000—4000元不等的生活费。2.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简称“生源地贷款”)是由国家开发银行向符合条件的家庭经济困难的普通高校新生和在校生发放的、在学生入学前户籍所在区县(自治县)办理的助学贷款。生源地贷款政策性强且办理方便,因此我校积极配合各地方政府做好我校学生生源地贷款工作,也鼓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积极向生源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申请办理生源地贷款。符合贷款条件的学生每人每年最高可获得6000元学费、住宿费贷款。3.国家助学贷款我校在鼓励学生办理生源地贷款的同时,认真执行国家助学贷款有关政策。根据重庆市国家助学贷款经办银行的规定,我校符合贷款条件的学生每人每年最高可获得6000元学费、生活费贷款。4.勤工助学我校在校内长期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大量勤工助学岗位,学生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可通过勤工助学活动缓解经济压力,并得到实践锻炼。参加学生人均每年可获得1000元的勤工助学酬劳。5.郭长波奖(助)学金郭长波奖助学金是以我校第一任校长郭长波老红军名义设立的专用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专项奖助学金,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日常表现每年评定一次,一等奖1500元/人·学年,二等奖1000元/人·学年。此外,我校也通过“绿色通道入学”、学费减免、临时困难补助、社会资助等多种措施保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

2023重庆邮电大学学费多少一年(各专业收费标准)

重庆邮电大学介绍

l工业和信息化部与重庆市共建高校
l国家“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支持高校
l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
l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l具有推荐本科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学校
l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基地
l国家653高技术人才培训基地
l全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l全国首批信息专业人才培训基地
l全国首批通信科普教育基地
l全国首批移动互联网创新教育基地
l重庆市软件人才培养基地
l重庆市微电子人才培养基地
l重庆市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
l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
l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教学成果奖、
全国科学大会奖、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成果获得单位
l全国信息产业科技创新先进集体
l全国文明单位
l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
l全国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
l全国绿化模范单位
重庆邮电大学简介
重庆邮电大学是国家布点设立并重点建设的几所邮电高校之一,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与重庆市共建的一所以信息科学技术为特色和优势,在邮电通信行业、信息产业领域,在西部乃至全国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
学校发轫于1950年,在抗战时期交通部邮政总局原址上开办邮政人员培训班;在此基础上,先后举办西南邮电分校、重庆邮电学校和重庆电信学校;1959年由国务院命名为重庆邮电学院并开始本科教育;1965年成为当时四川省招收研究生的10所院校之一;“文革”期间,于1970年改建为电信总局529厂,1973年改建为邮电部第九研究所,1979年恢复办学。2000年由原信产部划转重庆市管理,实行部市共建。近年来,学校抓住西部大开发、重庆大建设、信息产业大发展的历史机遇,立足行业,服务地方,加强建设,加快发展,2006年更名为重庆邮电大学,2013年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学校现有在校学生2.4万余人,其中研究生3000余人。现有在职教职工1600余人,其中教授等正高级职称180余人,副教授等副高职称400余人,400余位博士生导师和硕士生导师,外聘了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和英国、加拿大、美国、波兰、印度等国20余名院士及100余位知名专家学者为我校兼职教授或名誉教授,我校校友、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邬贺铨院士为我校名誉校长、第一届校董事会主席。学校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省部级学术技术带头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重庆市“百人计划”专家、重庆市百名学术学科领军人才培养计划人选、“巴渝学者”特聘教授等各类高层次人才50余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师德标兵、全国高等学校优秀骨干教师、重庆市名师、重庆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获得者100余人,国家及省部级科技创新团队、教学团队等22支。
学校坚持育人为本,办学60余年来,为信息通信行业和地方培养输送了9万余名各类人才,被誉为“中国信息通信人才的摇篮”。现为全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全国首批信息专业人才培训基地、全国首批通信科普教育基地、重庆市软件人才和微电子人才培养基地、重庆市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学校主动适应信息行业产业发展需求,加强学科专业建设。现有15个学院,52个本科专业,12个一级学科、3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在8个学科领域招收培养工程硕士,经教育部批准具有推荐本科生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学校深入实施质量工程,现有11个省部级重点学科、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1个重庆市特色专业,5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9个国家及重庆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7门国家及重庆市精品课程和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6个国家及重庆市教学团队,27个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
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开展大类培养,大力实施“IT精英人才培养计划”、“外语+专业”中加合作人才培养项目及“1+2+1”、“2+2”、“4+1”等国际化人才培养计划,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意大利、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和港澳台地区高校合作开展人才培养、短期学生交换、带薪实习等项目,组建了“重邮—惠普软件学院”、“重庆国际半导体学院”“微软重庆软件外包服务人才培训基地”,与企业联合开展定制式人才培养项目,是中国政府奖学金资助留学生项目高校。近年来,学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承担国家及部省级教改项目100余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重庆市教学成果一等奖8项;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能力培养,已建成校外实习实训和就业基地200余个,学生参加第13届“挑战杯”成绩名列全国高校第19位;参加数模竞赛成绩连续两年排名全国高校第二,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捧得该项赛事最高荣誉“TI杯”,参加全国电子设计、数学建模、外语竞赛等获国家级奖励300余项,部省级奖励1000余项。学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毕业研究生供不应求,成为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五十强”。
学校坚持自主创新,是全国信息产业科技创新先进集体和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基地,被誉为“中国数字通信发源地”。学校现建有“国家3G军民结合终端设备动员中心”、全国首个“信息无障碍工程研发中心”等38个国家发改委、工信部、教育部及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和人文社科基地。学校在通信网及测试技术、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智能信息处理、工业以太网(EPA)与传感器网络、先进制造与信息化技术、微电子技术与专用芯片设计等领域,承担了一大批重大科研项目,曾先后成功研制第一套符合国际电联标准的24路、30/32路脉冲编码机和120路复接设备及其配套仪表,参与制定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并设计出世界上第一颗采取0.13微米工艺的TD—SCDMA基带芯片,制定了我国工业自动化领域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EPA国际标准,研制出我国安全领域信息隔离与交换的关键设备,研发出全球首款支持三大工业无线国际标准的工业物联网核心芯片,先后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等殊荣。近五年,学校承担了包括国家科技重大专项、973、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在内的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800余项,获国家及省部级科研成果奖70余项,其中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7项,获全国教育科研成果奖和教育部人文社科奖2项,主要科技工作指标进入全国高校百强之列。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立足信息行业,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探索产学研结合新模式,努力构建开放办学大平台。学校成立了董事会,与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邮政、华为、中兴、大唐、普天、联想等行业著名企业,与中国科学院、中国社科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工信部电信科学研究院等科研院所,与长安、四联、机电控股、重钢、力帆、富士康(重庆)等在渝大型企业,与重庆两江新区、南岸区、西永微电子园、茶园工业园区等建立了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学校注重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推进国际化进程,与惠普、微软、IBM、思科、甲骨文、爱立信、诺基亚等国际IT龙头企业联合开展人才培养和科研合作,与国外和港澳台地区50余所高校开展学术交流、联合办学及共建研发基地。
学校地处于重庆主城南山风景区内,坐落在森林公园环抱之中。占地3800亩,校舍建筑面积63万平方米,图书230余万册,2万余台微机联网运行,新一代数字校园建有信息管理服务系统、红岩网校、文峰网络课堂、重邮e站手机报等新媒体平台。校园鸟语花香,环境优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学习生活、成长成才的好地方。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全国绿化模范单位、重庆市最佳文明单位、重庆市森林单位、重庆市园林式单位。学校被命名为重庆市首批“绿色校园”、“数字校园”示范学校和“平安校园”示范单位。
继往开来,再展宏图。学校将坚持科学发展、突出办学特色、推进改革创新、扩大开放合作、加强内涵提升,努力建设成为中国西部信息科技创新与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建设成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在信息通信领域具有重要影响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为我国信息产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2023重庆邮电大学学费多少一年(各专业收费标准)

原创申明:

(一)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以教育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信息由作者上传并发布,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

相关文章

广东学历提升微信交流群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资深老师进行交流、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