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2022年10月成考报名还有

距2022年04月自考报名预计

考试系统:

各市学考:

2023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费多少一年(各专业收费标准)

作者头像 逢考必过
更新时间: 发布时间:

2023年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各专业学费:计算机类专业6410元/年;商务英语专业5250元/年;环境监测技术专业6410元/年;环境工程技术专业6410元/年;高分子材料智能制造技术专业6410元/年;建筑装饰材料技术专业6410元/年;具体看以下表格:

2023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费多少一年(各专业收费标准)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各专业学费收费标准一览表(2023参考)

注:数据来自于2022年招生计划(仅供参考),一般学费无太大变化。如有变动,以学校官方最新消息为准。

2023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费多少一年(各专业收费标准)

专业名称 学制 学费
机器人工程(蜀山校区) 四年 5400
计算机类 三年 6410
商务英语 三年 5250
环境监测技术 三年 6410
环境工程技术 三年 6410
高分子材料智能制造技术 三年 6410
建筑装饰材料技术 三年 6410
园林工程技术 三年 6410
机械设计与制造 三年 6410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三年 6410
制冷与空调技术 三年 6410元/学年
机电一体化技术 三年 6410
电气自动化技术 三年 6410
工业机器人技术 三年 6410
新能源汽车技术 三年 6410
化工生物技术 三年 6410
精细化工技术 三年 6410
分析检验技术 三年 6410
现代造纸技术 三年 6410
化妆品技术 三年 6410
包装策划与设计 三年 6410元/学年
食品质量与安全 三年 6410
食品检验检测技术 三年 6410
食品营养与健康 三年 6410
药品生产技术 三年 6410
生物制药技术 三年 6410
化妆品经营与管理 三年 6410
空中乘务 三年 5250
智能产品开发与应用 三年 6410
汽车智能技术 三年 6410
软件技术 三年 6410元/学年
现代通信技术 三年 6410
护理 三年 6410
大数据与财务管理 三年 5250
大数据与会计 三年 5250
国际商务 三年 13800元/学年
市场营销 三年 5250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 三年 6410
电子商务 三年 5250元/学年
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 三年 5250
旅游管理 三年 5250
会展策划与管理 三年 5250
数字出版 三年 6410元/学年
应用英语 三年 5250
商务日语 三年 5250
数字媒体技术 三年 6410
跨境电子商务 三年 5250
工业互联网应用 三年 6410
印刷数字图文技术 三年 6410元/学年
食品智能加工技术 三年 6410元/学年
智能光电技术应用 三年 6410元/学年
云计算技术应用 三年 6410
大数据与审计 三年 5250元/学年
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 三年 5250

2023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费多少一年(各专业收费标准)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各项奖助学金目录及资金对象申请条件

奖学金助学金

2023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费多少一年(各专业收费标准)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介绍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是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全日制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由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办、广东省教育厅直接管理。前身是创建于1933年的“广东省立第一职业学校”,至今已有83年的职业教育历史,先后为社会培养了11万余名毕业生。学校现有全日制普通高职在校学生21000人。2006年6月,学校接受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评估结果为优秀。2007年,被列为省级示范性院校建设单位。2008年,被列为国家示范性院校建设单位。2011年6月,以优秀等级通过教育部、财政部组织的示范验收。
学校有广州和南海两个校区,校园总面积1500亩(其中广州校区218亩),校舍建筑面积44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4578万元。学校有实验实训场地面积148205平方米,有268个实验实训室,22个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1205个校外实习基地。学校现有教职工1196人,其中专任教师871人,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7.8%,“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专任教师总数的82.15%,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青年教师总数的77.48%,学校根据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需要,从行业企业聘请兼职教师891名,建立了一个由企业一线工作的技术人员、能工巧匠、高级经理人等组成的优质兼职教师资源库,兼职教师的数量与专业专任教师总数之比达到1:1以上,重点专业兼职教师与专业专任教师之比达到1.5:1以上。学校师资结构日趋合理,较好地满足了目前人才培养的需要。
学校轻工特色明显,立足广东,面向全国,服务地方经济,促进社会发展,坚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方向,坚持“高素质为本,高技能为重,高就业导向,创新促发展”的办学理念,努力实践和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下设艺术设计学院、计算机工程系、轻化工程系、传播工程系、食品与生物工程系、机电工程系、管理工程系、经济系、旅游系、应用外语系、电子通信工程系、汽车系、环境工程系、继续教育学院等14个院系,共有70个专业,130个专业方向。学校与企业合作成立了30个培训服务机构,与企业共建12个技术研发机构(其中省级2个),与多家知名企业开展人才订单式培养。学校与德国、英国、澳大利亚、印度、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开展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学校建成国家级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示范性专业6个,学校重点建设专业30个;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4个,省财政重点支持专业6个,2011年获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经费支持专业2个,获省专项资金支持专业6个,2012年获得省级高职教育重点建设专业4个。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0门,入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4门,全国高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示范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21门,国家教指委精品课程22门,省级精品开放课程3门,省级优质课程2门。2009年以来,学校共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9项,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7项,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4项。学校现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中国职业教育杰出校长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技术能手1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珠江学者2人,全国轻工行业先进工作者1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2人,南粤教坛新秀1人,南粤优秀教师7人;省高校“千百十工程”先进个人2人、省高校“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38名(其中国家级1人,省级3人);广东省科技特派员35人,广东省基金项目评审专家7人,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咨询专家及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专家35人。学校获得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立项21本;学校承担国家级、省级科研课题近百项;承担省级以上教改项目20余项。
连续多年,广东省第一志愿填报我校的上线考生数均在计划招生数的3倍以上,文理科实际录取分数都高于广东省划定的本科2B分数线,是广东省高职院校中录取分数最高和第一志愿上线率最高的高职院校。学校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2010~2014年毕业生总体就业率分别为99.63%、99.58%、99.58%、98.79%、94.74%。
学校实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的“双证书”制度,“双证书”专业中学生“双证书”获取率达99.5%。学校设有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授予的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考试站,中央财政支持的食品生物技术实训基地,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授予的数控技术技能紧缺型人才培养基地,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建设部联合授予的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技能紧缺型人才培训基地,广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授予的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广东省中职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学校的软件学院是广东省示范性软件学院。
学校积极开展面向中小企业的技术服务工作,与企业共建12个技术研发机构,其中2个为省级工程中心,既促进了企业的技术进步,又提升了教师的科技服务能力。2008年以来,学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项,承担省科技计划项目17项;与企业合作共同承担省市各级各类工业攻关、农业攻关、社会发展领域的项目29项,其中省部产学研结合项目8项;面向企业开展技术研发、新产品开发等507项,实现科技服务到款为1345万元,名列广东同类高校前列;技术成果在企业应用并通过省级鉴定3项;共申请专利342项(其中PCT国际专利1项),授权发明、实用新型、软件版权登记专利95项。学校教师多个项目成果获得中国轻工联合会科技进步奖、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佛山市科技进步奖、汕头市科技进步奖,我校还获得中国轻工联合会“‘十一五’轻工业科技创新先进集体”等称号。
学校重视面向社会的培训工作。2008年以来,在进一步提高已有18个培训机构的培训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的基础上,校企合作新建13个培训机构,到2012年累计完成培训量共108821人次,其中为中小企业职工培训52306人次。我校在2010年被广州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认定为首批广州市国际服务外包培训机构,2012年被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批准成为广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学校对6个地区的27所职业院校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管理、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开展了对口支援活动。
学校是全国轻工职业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单位、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理事单位、广东省轻工协会副会长单位、中国高职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单位、广东省高职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单位。

2023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费多少一年(各专业收费标准)

原创申明:

(一)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以教育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信息由作者上传并发布,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

相关文章

广东学历提升微信交流群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资深老师进行交流、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