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2022年10月成考报名还有

距2022年04月自考报名预计

考试系统:

各市学考:

2023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费多少一年(各专业收费标准)

作者头像 逢考必过
更新时间: 发布时间:

2023年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各专业学费: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5300元/年;数控技术专业5300元/年;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16000元/年;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5300元/年;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5300元/年;工业过程自动化技术专业5300元/年;具体看以下表格:

2023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费多少一年(各专业收费标准)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各专业学费收费标准一览表(2023参考)

注:数据来自于2022年招生计划(仅供参考),一般学费无太大变化。如有变动,以学校官方最新消息为准。

2023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费多少一年(各专业收费标准)

专业名称 学制 学费
机器人工程(蜀山校区) 四年 5400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三年 5300
数控技术 三年 5300
模具设计与制造 三年 16000
机电一体化技术 三年 5300
电气自动化技术 三年 5300
工业过程自动化技术 三年 5300
智能控制技术 三年 5300
新能源汽车技术 三年 5300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三年 5300
空中乘务 三年 5300
飞机机电设备维修 三年 5300
应用电子技术 三年 16000
物联网应用技术 三年 5300
计算机网络技术 三年 5300
大数据技术 三年 5300
软件技术 三年 5300
云计算技术应用 三年 5300
金融服务与管理 三年 4700
大数据与财务管理 三年 4700
大数据与会计 三年 4700
工商企业管理 三年 4700
市场营销 三年 4700
电子商务 三年 4700
现代物流管理 三年 4700
旅游管理 三年 4700
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 三年 4700
商务英语 三年 4700
商务日语 三年 4700
跨境电子商务 三年 4700
集成电路技术 三年 5300
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 三年 5300
智能制造装备技术 三年 5300
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 三年 5300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 三年 5300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三年 5300

2023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费多少一年(各专业收费标准)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各项奖助学金目录及资金对象申请条件

奖学金

设立多种奖学金。(国家奖学金8000元/年;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年;省政府奖学金2000元/年;学院设有学习、纪律等多种奖项,多家知名企业还在我院设立奖学基金)

助学金

(1)积极与银行联系,协助贫困生办理国家助学贷款;(2)积极开展勤工助学活动,设立大量勤工助学岗位;(3)设立多种奖学金。

2023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费多少一年(各专业收费标准)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介绍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国有公办的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坐落在风景秀美、人杰地灵的太湖之滨——江苏省无锡市。学校前身是1959年3月原国家农机部创办的无锡农业机械制造学校;1979年3月下放至江苏省机械工业厅,改名为江苏省无锡机械制造学校;1994年10月被原国家教委确定为全国10所试办五年制高职的学校之一;1999年7月经教育部批准独立升格为普通高等专科学校,更名为无锡职业技术学院,隶属江苏省教育厅。学校是国家首批28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之一,2012年经上级批准学校与江苏大学联合举办高职本科教育,培养本科层次的技术技能人才。
学校现有中桥、太湖两个校区。中桥老校区位于文化氛围浓郁的中南路街区,太湖新校区地处生态环境优美的湖滨科技新城。全校占地850多亩,建筑面积30多万平方米;资产总额11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1.67亿元,图书馆藏书75万册。目前设有机械技术学院、控制技术学院、物联网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汽车技术系、外国语言文学系、艺术设计系、基础课教学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研究部、体育部、工业中心、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13个教学单位,拥有全日制在校生12000多名,教职工780余人。
学校致力于打造高水平的“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专任教师中有教授、副教授180余名,博士、硕士260多人,其中有国家教学名师1名、江苏省教学名师3人,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聘有杨叔子院士等高层次专家学者为兼职教授,另聘有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300多人,学校有20多名外籍教师常年在校任教。目前建有与装备制造业和新兴产业相适应的专业近40个,其中教育部教改试点专业2个、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6个、省品牌与特色专业8个、全国机械行业品牌与特色专业3个,并有13门国家精品课程、16门省精品课程,18部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19部省高校精品教材,主持建设的数控技术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顺利通过验收。学校高度重视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省教学成果特等奖等多项奖励。主办公开发行全国性的职业教育期刊《机械职业教育》和学术期刊《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为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学校在校内建成了“多功能、开放式、共享型”实践教学基地。目前建有4个基础实验中心、7个专业大类实训中心,2个国家级实训基地、5个省级实训基地。还设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江苏省机械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等,开设了63个工种的职业技能培训鉴定,使学生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证书获取率达到95%以上。在校外建立了200多个实习基地,其中90多家企业成为学校“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基地。
学校注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重视从学生中培养发展新党员。设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建立“阳光屋”捐助中心和“爱心基金”,帮助学生健康成长。2007年以来,率先在全国同类院校中探索构建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体系,每年开设近百门次文化素质教育类课程和高级职称教师“星期二讲堂”,建设了10多门文化素质精品课程,大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目前拥有30多个学生社团,经常开展各种科技文化体育艺术活动。同时在校外建立了20多个素质教育实践基地。近五年有800多人次在省级及以上各类大赛中获奖。其中2007年在CCTV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中荣获季军;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4项、二等奖7项;2010年在江苏省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社科知识竞赛中获一等奖第一名。2007年以来,学生累计获得全省普通高校本专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奖51项,获奖数量和等次在江苏高职院校中连年名列第一。
学校竭诚为学生服务,成立了一站式学生事务服务中心,为学生咨询、办事等提供便捷服务。定期举办职业生涯规划讲座和就业咨询辅导等活动,每年邀请数百家用人单位来校举行大型招聘会。近10年来,学校培养的毕业生享誉省内外,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9%以上,连续多年荣膺“江苏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积极做好“专转本”推荐工作,每年都有数百名学生经考试被本科院校录取。
学校积极主动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近年来,每年为社会、企业培训3万多人次,为中小企业完成技术服务项目近百项。教师完成了300多项专利,其中部分专利已向企业成功转让。学校牵头组建了江苏省汽车职业教育集团、无锡市物联网职教集团,建有江苏省传感网应用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江苏省冷压冶金球团工程技术中心、无锡市汽车零部件制造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江苏省和无锡市服务外包培训机构、无锡(太湖)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开通了无锡制造业服务网。通过广泛开展服务活动,学校赢得了企业行业的积极支持与反哺。目前有190多家工商企业与学校签订校企合作协议,40多家知名企业为学校提供价值5000多万元的仪器设备,38家企业在学校设立企业冠名奖学金或冠名订单班。
学校在高职教育国际化道路上不断开拓前进,2004年成为总部设在美国的社区学院国际发展联盟(简称CCID)的第一个中国成员单位,2012年CCID在我校成立了中国分中心。近年来,学校与美国、德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丹麦、韩国、越南、台湾等1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20余所院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2009年学校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皮特社区学院联合开办了“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2012年与丹麦国际商业学院(科灵)合作办学项目正式签约联合开办“营销管理”专业;2012年学校与越南-新加坡技术学院等越南大专院校建立合作交流关系并积极探索合作招收越南学生来华学习项目;2012年我校成为中德职业教育汽车机电(SGAVE项目)项目学校之一;2013年我校首批学生赴台湾建国科技大学进行一学期的交换学习。
近几年,学校的办学成绩得到社会广泛认可。2007年和2010年二次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获得优秀等次,学校先后荣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江苏省高等学校文明学校”、“江苏省教学工作先进高校”、“江苏省教育人才先进单位”、“江苏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高等学校和谐校园”、“全国机械行业文明单位”、“江苏省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多项荣誉称号。学校是全国首批“高等学校继续教育示范基地”和“网络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职业学校分中心”。
“十二五”期间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学校将以此为契机,大力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文化厚校”战略,凝心聚力、奋勇拼搏努力把学校建成“学生的家园企业的伙伴”,实现“国内一流、国际水准、特色鲜明的高等职业院校”的目标。

2023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费多少一年(各专业收费标准)

原创申明:

(一)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以教育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信息由作者上传并发布,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

相关文章

广东学历提升微信交流群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资深老师进行交流、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