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2022年10月成考报名还有

距2022年04月自考报名预计

考试系统:

各市学考:

2023成都大学学费多少一年(各专业收费标准)

作者头像 逢考必过
更新时间: 发布时间:

2023年成都大学各专业学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3700元/年;法学专业3700元/年;社会工作专业3700元/年;思想政治教育专业3700元/年;学前教育专业3700元/年;小学教育专业3700元/年;具体看以下表格:

2023成都大学学费多少一年(各专业收费标准)

成都大学各专业学费收费标准一览表(2023参考)

注:数据来自于2022年招生计划(仅供参考),一般学费无太大变化。如有变动,以学校官方最新消息为准。

2023成都大学学费多少一年(各专业收费标准)

专业名称 学制 学费
机器人工程(蜀山校区) 四年 5400
国际经济与贸易 四年 3700
法学 四年 3700
社会工作 四年 3700
思想政治教育 四年 3700
学前教育 四年 3700
小学教育 四年 3700
特殊教育 四年 3700
汉语言文学 四年 3700
汉语国际教育 四年 3700
英语 四年 3700
泰语 四年 3700
商务英语 四年 3700
广播电视学 四年 3700
网络与新媒体 四年 3700
应用心理学 四年 4100
车辆工程 四年 4100元/学年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四年 4100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四年 4100
测控技术与仪器 四年 4100
材料科学与工程 四年 4100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四年 4100
通信工程 四年 4100
电子信息工程 四年 4100
自动化 四年 4100
软件工程 四年 4100
物联网工程 四年 4100
数字媒体技术 四年 410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四年 4100
土木工程 四年 4100
测绘工程 四年 4100
制药工程 四年 4100
环境工程 四年 4100元/学年
食品科学与工程 四年 4100
食品质量与安全 四年 4100
建筑学 四年 5500
生物工程 四年 4100
临床医学 五年 5000
药学 四年 4100
药物制剂 四年 4100
口腔医学技术 四年 4100
护理学 四年 4100
工程管理 四年 3700
工程造价 四年 3700
会计学 四年 3700
审计学 四年 3700
工商管理 四年 3700
财务管理 四年 3700
文化产业管理 四年 3700元/学年
旅游管理 四年 3700
酒店管理 四年 3700元/学年
会展经济与管理 四年 3700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四年 60000
机器人工程 四年 4100
金融科技 四年 3700
人工智能 四年 4100元/学年
应急技术与管理 四年 4100

2023成都大学学费多少一年(各专业收费标准)

成都大学各项奖助学金目录及资金对象申请条件

奖学金

我校奖、助学金项目比较多,具体有以下几类:1.优秀新生奖学金奖励第一志愿报考我校的优秀新生,包括艺体类和普通类,奖金额度从800元到10000元不等。2013年获奖新生达84人。2.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学校奖学金全日制统招本科和专科学生从二年级起,根据自己上一学年的学习成绩与综合素质测评情况,可以申请以下奖学金:①国家奖学金8000元/年;②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年(国家励志奖学金从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评比);③学校奖学金包括:特等奖学金2000元/年、一等奖学金1200元/年、二等奖学金800元/年、三等奖学金500元/年。3.国家助学贷款学生可以根据有关规定到学生入学户籍所在县(市区)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或金融机构咨询和申请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生源地助学贷款可用于支付大学生的学费、住宿费等项目。4.国家助学金全日制统招本专科中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以申请额度为2000元到4000元/年的国家助学金。5.勤工助学学校每年在校内设置勤工助学岗位,优先鼓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通过参加校内劳动获得生活资助。6.除了上述助学方式外,还有临时困难补助、学费减免、社会资助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项目和方式。

助学金

我校在2002年就已启动学生助学贷款工作,有贷款意向的考生可先行准备好经济困难证明(农村考生由乡政府、城镇考生由父母单位或街道办事处出具证明材料),经本人书面申请,由所在院系按学校贷款管理规定进行评议、推荐、公示,报银行审查,核准后方可按国家有关助学贷款的规定获得助学贷款。

2023成都大学学费多少一年(各专业收费标准)

成都大学介绍

成都学院(成都大学)座落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西南地区的教育、科技、商贸、金融中心和西部交通通信枢纽城市——成都市。学校主校区位于十陵历史文化风景区。成都学院(成都大学)是成都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唯一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办学体制。
学校始建于1978年,校名为“成都大学”。建校之初为本科院校设置。1983年,接受世界银行贷款,停办本科,改办专科。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恢复为普通本科院校建制,暂更名为“成都学院”,并保留“成都大学”校名。
学校占地2714亩,校舍面积60.9万平方米,教学科研行政用房33.4万平方米,教学设备仪器总值达1.37亿元,馆藏图书178.7万册。
学校办学规模较大,学科门类较全。学校已形成以工学、人文学科、管理学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格局。现有四川省重点学科1个,优势学科4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3个,二级学科及专业领域17个。全校现有57个本科专业,在校生21231人。
学校师资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学校专任教师1064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548人。学校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计划教育部创新团队带头人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中科院引进海外杰出人才“百人计划”择优支持人选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0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11人。
学校坚持以教学质量为生命线,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2012年,被确定为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同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2013年,土木工程专业入选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地方高校首批本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4年,学校获省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学校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5个、市级特色专业4个;现有2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4个省级教学团队、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7门省级精品课程和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实践教育项目等质量工程建设项目。
学校科学研究成绩明显,服务地方工作卓有成效。学校现有隶属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的“新抗生素菌种保藏管理中心”1个、原国家计委批准设立的“国家新抗生素工业性实验基地”1个、科技部批准设立的“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生物医药类)”1个。拥有“抗生素研究与再评价四川省重点实验室”、“肉类加工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科技平台、四川省教育厅高校重点实验室及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共15个。近五年,学校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600余项,直接服务于成都市社会经济发展的科研和技术转化项目408项。2013年学校在SCI,EI,CSSCI发表研究论文共132篇,核心期刊203篇,高水平论文占34.25%。2014年学校主持完成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学校科研经费快速增长,2013年学校科研经费达到5700余万元。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成才第一”的学生工作理念,努力构建系统育人机制。近三年,应届毕业生平均就业率93.63%,并连续5次获评“四川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2009年以来,学生参加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各项学科竞赛中屡创佳绩,获得全国和省级学科竞赛奖励100余项。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推进国际合作与交流,服务成都国际化能力不断提高。先后与美国、英国、新西兰、泰国等20多个国家以及香港、台湾地区的40余所院校开展长期合作。2010年,与美国新罕布什尔大学共建孔子学院,积极推广汉语教育和中华文化,成为省内第二所在海外建立孔子学院的高校,并于2013年成功获批设立两所孔子课堂。学校与新西兰怀卡托理工学院开展了学历教育、师生交流互访等全面合作,与泰王国皇家吉拉达学校合作设立“诗琳通泰国语言文化课堂”等,为师生拓展国际化视野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同时学校促成了成都市与泰国清迈省、新西兰汉密尔顿市建立国际友城关系。
学校立足成都、服务四川、面向全国,建校以来,已为国家输送了10余万毕业生,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已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力量,其中不乏优秀工程师、教育专家、在全国具有影响的企业家、党政高级管理人员等。
学校经过“建校创业”、“迁校升本”的两次创业发展后,步入了丰富内涵、提质升位的第三次创业重要战略机遇期。学校领导班子团结带领全体师生员工,坚持走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科学谋划学校发展,将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全体成大人将秉承“自爱、自修、自尊、自强”的校训,发扬“求真务实、自强不息”的精神,以服务成都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以更加广阔的视野、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执著的努力,加快推进创建国内知名城市型综合大学步伐,谱写成都学院(成都大学)发展的崭新篇章。

2023成都大学学费多少一年(各专业收费标准)

原创申明:

(一)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以教育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信息由作者上传并发布,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

相关文章

广东学历提升微信交流群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资深老师进行交流、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