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2022年10月成考报名还有

距2022年04月自考报名预计

考试系统:

各市学考:

2022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北京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2017~2021年分数线)

作者头像 逢考必过
更新时间: 发布时间:

2022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北京的招生录取分数线已经发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2年在北京(物理组)本科普通批录取分数综合最低分581分,(物理组)本科普通批录取分数综合最低分595分。具体详见如下表格:

2022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北京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2017~2021年分数线)

2022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北京录取分数线(最低分+最低位次)

1.综合:

年份 学校 批次 最低分/最低位次 省控线
202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02)(物理组) 本科普通批 581/11540 425
202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01)(物理组) 本科普通批 595/9405 425
查看更多数据请进入:https://www.qishengzy.com/

2022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北京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2017~2021年分数线)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北京的历年录取分数线(2017-2021)

考生们可以根据往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录取分数和最低位次进行预测和指导志愿填报,看看2023年多少分可以上!

1、202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北京录取分数线

年份 科目 学校 批次 最低分/最低位次 省控线
2021 综合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1)(物理组) 本科普通批 586/10120 400
2021 综合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物理组) 本科普通批 574/11970 400
查看更多数据请进入:https://www.qishengzy.com/

2、2020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北京录取分数线

年份 科目 学校 批次 最低分/最低位次 省控线
2020 综合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物理组) 本科普通批 568/14617 436
2020 综合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1)(物理组) 本科普通批 580/12475 436
查看更多数据请进入:https://www.qishengzy.com/

3、2019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北京录取分数线

年份 科目 学校 批次 最低分/最低位次 省控线
2019 理科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本科普通批 571/11609 423
2019 理科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外合作) 本科普通批 581/10304 423
查看更多数据请进入:https://www.qishengzy.com/

4、2018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北京录取分数线

年份 科目 学校 批次 最低分/最低位次 省控线
2018 理科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外合作) 本科一批 570/11959 532
2018 理科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本科一批 568/12208 532
查看更多数据请进入:https://www.qishengzy.com/

5、2017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北京录取分数线

年份 科目 学校 批次 最低分/最低位次 省控线
2017 理科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无限制组) 本科一批 555/13513 537
2017 理科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外合作)(无限制组) 本科一批 573/10743 537
查看更多数据请进入:https://www.qishengzy.com/

2022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北京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2017~2021年分数线)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简介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于南京江北新区,是一所以大气科学为特色的全国重点大学,由江苏省人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气象局、国家海洋局共建,是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中国高校行星科学联盟成员,入选国家“2011计划”、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应急管理学院建设首批试点学校。学校始建于1960年,原隶属中央(军委)气象局,前身为南京大学气象学院,1963年独立建校为南京气象学院,1978年列入全国重点大学,2004年更名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以来,先后实现了江苏省人民政府、中国气象局、教育部、国家海洋局的多方共建。现为以江苏省管理为主的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截至2019年8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园占地面积约2000亩,设有22个专业学院,开设68个本科专业,拥有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有专任教师1700多人,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3万余名、硕博研究生近4000名、留学生1600余名。

原创申明:

(一)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以教育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信息由作者上传并发布,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

相关文章

广东学历提升微信交流群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资深老师进行交流、解答。